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实用手册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实用手册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筋笼下完并检查无误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h,以防泥浆沉淀和坍孔。表2-66 回转钻(电钻)成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防治(续)(续)2.4.7.3 振动沉管灌注桩1.材料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水泥用强度等级32.5级或42.5级普通水泥;碎石或卵石粒径不大于40mm,含泥量小于3%;砂用中砂、粗砂,含泥量小于5%,混凝土坍落度为8~10cm。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实用手册

2.4.7.1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

1.机具设备

主要设备为冲击钻孔机

2.施工

施工工艺: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冲击造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养护。

施工要点:

1)冲击钻成孔冲击钻头的重量,一般按其冲孔直径每100mm取100~140kg为宜,一般正常悬距可取0.5~0.8m;冲击行程一般为0.78~1.5m,冲击频率为40~48次/min为宜。

2)冲孔时应随时测定和控制泥浆密度。在钻进过程中每1~2m要检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情况。如发现偏斜应立即停止钻进,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对于变层处和易于发生偏斜的部位,应采用低锤轻击、间断冲击的办法穿过,以保持孔形良好。

3)在冲击钻进阶段应注意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过护筒底口0.5m以上,以免水位升降波动造成对护筒底口处的冲刷,同时孔内水位高度应大于地下水位1m以上。

4)成孔后,应用测绳下挂0.5kg重铁碗测量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进行清孔,密度大的泥浆借水泵用清水置换,使密度控制在1.15~1.25之间。

5)清孔后应立即放入钢筋笼,并固定在孔口钢护筒上,使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向上浮起,也不下沉。钢筋笼下完并检查无误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h,以防泥浆沉淀和坍孔。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导管法在水中浇筑。

3.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表2-65)

2-65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防治

978-7-111-53262-0-Chapter02-83.jpg

(续)

978-7-111-53262-0-Chapter02-84.jpg

2.4.7.2 回转钻成孔灌注桩

1.机具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为回转钻机。钻架多用龙门式(高6~9m);配套机具有钻杆卷扬机泥浆泵(或离心式水泵)、空气压缩机(6~9m3/h)、测量仪器以及混凝土配制、钢筋加工系统设备等。

2.施工

施工工艺:平整场地,铺枕木校正;钻机就位;成孔;清孔;浇筑混凝土。

施工要点:

1)在桩位埋设6~8mm厚钢板护筒,内径比孔口大100~200mm,埋深1~1.5m,同时挖好水源坑、排泥槽、泥浆池等。

2)成孔一般多用正循环工艺,但对于孔深大于30m端承桩宜用反循环工艺成孔。钻进时如土质情况良好,可采取清水钻进,自然造浆护壁,或加入红黏土膨润土泥浆护壁,泥浆密度为1.3t/m3

3)钻进程序,根据场地、桩距和进度情况,可采用单机跳打法、单机双打法、双机双打法等。

4)桩孔钻完,应用空气压缩机清孔,直至孔内沉渣厚度小于100mm。清孔后泥浆密度不大于1.2t/m3

5)清孔后测量孔径,然后应用起重机吊放钢筋笼,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浇筑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的砂率宜为40%~45%;用中粗砂,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坍落度宜为180~20mm;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

6)水下浇筑混凝土常用导管法,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坍落度为18~22cm。

7)开始浇筑水下混凝土时,管底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并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8m以上,在以后的浇筑中,导管埋深宜为2~6m。

8)桩顶混凝土浇筑的最终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m,使在凿除泛浆层后,桩顶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

3.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

回转钻(电钻)成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防治见表2-66。

2-66 回转钻(电钻)成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防治

978-7-111-53262-0-Chapter02-85.jpg

(续)

978-7-111-53262-0-Chapter02-86.jpg

(续)

978-7-111-53262-0-Chapter02-87.jpg

2.4.7.3 振动沉管灌注桩

1.材料

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水泥用强度等级32.5级或42.5级普通水泥;碎石或卵石粒径不大于40mm,含泥量小于3%;砂用中砂、粗砂,含泥量小于5%,混凝土坍落度为8~10cm。

2.机具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包括:振动锤、步履式桩架、卷扬机、加压装置、桩管、桩尖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靴等。桩管直径为220~370mm、长10~28m。配套机具设备有:下料斗、1t机动翻斗车、J1-400型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交流电焊机(32kVA)、氧割装置等。

3.施工

施工工艺:桩机就位;沉管;上料;拔出桩管。

施工要点:

1)沉管过程中,应经常探测管内有无水或泥浆,如发现水或泥浆较多,应拔出桩管,用砂回填桩孔后重新沉管;如发现地下水和泥浆进入套管,一般在沉入前先灌入1m高左右的混凝土或砂浆,封住活瓣桩尖缝隙,然后再继续沉入。

2)桩管沉到设计标高后,停止振动,用上料斗将混凝土灌入桩管内,混凝土一般应灌满桩管或略高于地面。

3)拔管时,边振边拔,桩管内的混凝土被振实而留在土中成桩,拔管速度应控制在1.2~1.5m/min,桩管内的混凝土应至少保持2m高或不低于地面。

①用单打法施工时,每提升0.5m停拔,振5~10s后再拔管0.5m,再振5~10s,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地面。

②用复打法施工是在同一桩孔内进行两次单打,或根据需要进行局部复打。成桩后的桩身混凝土顶面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标高500mm。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前后两次沉管的轴线必须重合。

③用反插法施工时,每提升0.5~1.0m,再把桩管下沉0.3~0.5m(且不宜大于活瓣桩尖长度的2/3),在拔管过程中分段添加混凝土,使管内混凝土面始终不低于地表面,或高于地下水位1.0~1.5m以上,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地面。

4.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表2-67)

2-67 振动(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

978-7-111-53262-0-Chapter02-88.jpg

(续)

978-7-111-53262-0-Chapter02-89.jpg

2.4.7.4 锤击沉管灌注桩

1.机具设备及材料要求(www.xing528.com)

主要设备为一般锤击打桩机,由桩架、桩锤、卷扬机、桩管等组成。桩锤有落锤、柴油锤、蒸汽锤等。桩管直径可达500mm,长为8~15m。配套机具有下料斗、1t机动翻斗车、混凝土搅拌机等。

混凝土材料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水泥用强度等级32.5级或42.5级普通水泥,要求无结块;粗骨料粒径不大于30mm,坍落度一般为5~7cm。

2.施工

施工工艺:就位;沉入套管;上料;开始浇筑混凝土;边锤击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并继续浇筑混凝土;成型。

施工要点:

1)桩机就位 就位后吊起桩管,对准预先埋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放置麻(草)绳垫于桩管与桩尖连接处,缓慢放入桩管,套入桩尖压入土中。

2)沉管 上端扣上桩帽先用低锤轻击,观察无偏移,才正常施打,直至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如沉管过程中桩尖损坏,应及时拔出桩管,用土或砂填实后另安桩尖重新沉管。

3)上料 检查套管内无泥浆或水,混凝土应灌满桩管。

4)拔管 拔管速度应均匀,对一般土可控制在不大于1m/min;始终保持使管内混凝土高度略高于地面。

5)放钢筋骨架 当混凝土灌至钢筋笼底标高时,放入钢筋骨架,继续浇筑混凝土及拔管,直到全管拔完为止。

3.施工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表2-67)

2.4.7.5 人工挖孔和挖孔扩底灌注桩

1.构造要求

挖孔桩直径(d)一般为800~2000mm,最大直径可达3500mm;桩埋置深度(桩长)一般在20m左右,最深可达40m。当要求增大承载力、底部扩底时,扩底直径一般为1.3~3.0d。最大可达4.5d,扩底直径大小按(d1-d)/2∶h=1∶4,h1≥(d1-d)/4进行控制。

2.施工机具

电动葫芦或手动卷扬机,提土桶及三脚支架,挖孔工具,混凝土浇筑机具等。

3.施工

施工工艺: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当桩孔不设支护和不扩底时,则无此两道工序。

施工要点:

1)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直径1.2m以上桩孔多设混凝土支护,每节高0.9~1.0m,厚8~15cm,或加配适量直径6~9mm光圆钢筋,混凝土用C20或C25;直径1.2m以下桩孔,井口1/4砖或1/2砖护圈高1.2m。

2)护壁混凝土强度达1MPa即可拆模。

3)挖孔允许尺寸误差+5cm,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

4)桩中心线控制是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每一节设横杆吊大线坠作中心线,用水平尺杆找圆周。

5)混凝土用粒径小于50mm石子,水泥用强度等级32.5级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坍落度4~8cm,连续分层浇筑,每层厚不超过1.5m。

4.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表2-68)

2-68 挖孔及挖孔扩底桩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

978-7-111-53262-0-Chapter02-90.jpg

(续)

978-7-111-53262-0-Chapter02-91.jpg

2.4.7.6 混凝土灌注桩工程验收

(1)灌注桩在沉桩后的桩位偏差应符合表2-69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

2-69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978-7-111-53262-0-Chapter02-92.jpg

注: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采用复打、反擂法施工的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

3.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2)灌注桩的沉渣厚度:当以摩擦桩为主时,不得大于150mm;当以端承力为主时,不得大于50mm;套管成孔的灌注桩不得有沉渣。

(3)灌注桩每灌注50m3应有一组试块,小于50m3的桩应每根桩有一组试块。

(4)桩的静载荷载试验根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2根。

(5)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检验数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6)对砂子、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全过程检查;人工挖孔桩尚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岩)性。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造。

(8)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应做桩体质量及承载力检验。

(9)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验标准见表2-70和表2-71。

2-70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978-7-111-53262-0-Chapter02-93.jpg

2-71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978-7-111-53262-0-Chapter02-94.jpg

(10)桩基工程桩位验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时,可对护筒位置作中间验收,待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作最终验收。

(11)桩基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单等。

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执行中的变更情况。

3)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桩位线复核签证单。

4)成桩质量检查报告。

5)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6)基坑挖至设计标高的基桩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