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色阳光:感受凡·高的艺术魅力,走进孩子的创造世界

金色阳光:感受凡·高的艺术魅力,走进孩子的创造世界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欣赏凡·高的《向日葵》,感受大师表达阳光时的用色,分辨颜色的纯度和明度,以及黄色的面积比例,强化对阳光的心理印象。顾原宁6岁5个月张展5岁,用颜色表达四季的练习张展5岁,用颜色表达情绪的练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乐于分辨邻近色,并尝试给颜色命名。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孩子说出对色彩的感受,比如:红色像太阳一样温暖,蓝色像河水一样清凉,黄色像光一样明亮,黑色像夜晚一样神秘等。

金色阳光:感受凡·高的艺术魅力,走进孩子的创造世界

在色彩方面,4岁到7岁孩子的色彩感知力很强,他们基本上都喜欢明度和纯度都很高的颜色,不喜欢灰不溜丢的。开心的内容他们使用鲜艳的大红、湖蓝、柠檬黄、草绿等,害怕的、伤心的内容会使用黑色、灰色、咖啡色等。不同的色彩对儿童形成一定的心理感受,能在画作中体现出来。

比如:画《金色阳光》。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向日葵图片,金黄的花瓣、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欣赏凡·高的《向日葵》,感受大师表达阳光时的用色,分辨颜色的纯度和明度,以及黄色的面积比例,强化对阳光的心理印象。通过观看图片,孩子了解了要画的内容,也明确了心理感受。具体去画的时候,选择自己心里最想要表达的东西、印象最深刻的东西,做出取舍,不需要和图片画得完全一样。

顾原宁6岁5个月

张展5岁,用颜色表达四季的练习

张展5岁,用颜色表达情绪的练习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乐于分辨邻近色,并尝试给颜色命名。比如,蓝加绿可以叫青,如果再多一点绿,色相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颜色应该叫什么名称?为了得到更多的邻近色,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混色游戏。就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各种色彩的混合添加不断生成新的色相,他们乐此不疲。有趣的是,不少孩子都曾尝试调出“彩虹色”。他们将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总是越调越灰,还百思不得其解。当告诉他们颜料混合与光的混合之间的差别后,还有孩子不愿放弃,执着地实验下去。

处在色彩敏感期的孩子,需要引导识别基本色相;感受明度与纯度的变化;学习调色,尝试在原色和间色的基础上调出更多复色;学习用色彩表达心理印象,选择合适的色彩概括景象传递出的心理感受;学习控制颜料和水分、管理绘画工具。大人在绘画内容的准备上,应尽力做到和孩子体验一致、情感共鸣。(www.xing528.com)

这个年龄,孩子对材料的控制尚在学习阶段,肯定会弄脏衣服,也可能满脸颜料,请不要责怪。孩子对边缘的清晰度控制弱,作品出来可能糊作一团,也请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胡乱”调色的孩子不完全是因为调皮,很可能因为对材料的初级探索还未完成,应该多给孩子机会去调,玩够了,混色游戏没有新鲜感了,他才会思考用颜色做点别的,引导的时机才真正到来。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孩子说出对色彩的感受,比如:红色像太阳一样温暖,蓝色像河水一样清凉,黄色像光一样明亮,黑色像夜晚一样神秘等。大人孩子一起讨论加深印象,促进孩子对色彩的思考和感悟,以便在绘画时顺利输出。同时也尊重孩子使用色彩的主观性,保持表达上的自由。

张展5岁,《长颈鹿吃树叶》,使用轮廓线表达

《超级想象——人工降雨
怎样人为地给我们下一场雨呢?张东翰画的是让大炮向天空发射装着水的手榴弹,往天空发射的过程中就会发生爆炸,形成一阵雨

思维绘画和色彩绘画内容和形式不同,都重要都需要画,但两种方式最好同时期进行、分开执行。这两种方式最终的画面表现差异很大。思维绘画因为想要更多表现思考内容,不得不使用轮廓线,在清晰展现形象界限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关系。但如果长期只使用轮廓线来表达,容易导致画面表现方式单一;色彩绘画完全使用颜料涂抹,强调对绘画材料的特性探索和画面的美感呈现。如果只使用颜料涂抹来表达呢,形象模糊又会影响拓展故事。等孩子长大一些,能用颜料直接涂抹较为清晰的形象时,再去除轮廓线,直接使用颜料表达复杂的故事性画面,年龄需约在6岁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