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齿面上应无疲劳剥蚀及严重磨损,若出现左右大转角时转向沉重且又无法调整,则应进行更换。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1.拆卸

齿轮齿条转向器分解图如图4-21所示。拆卸分解中,应先在转向齿条端头与转向横拉杆连接处打上安装标记;然后,拆卸转向齿条端头,但不能碰伤转向齿条的外表面;拆下转向齿条导块组件后,拉住转向齿条,使齿对准转向齿轮,再拆卸转向齿轮;最后抽出转向齿条。抽出时,注意不能让转向齿条转动,防止碰伤齿面。

2.检修

1)零件出现裂纹应进行更换,转向横拉杆、转向齿条在总成修理时应进行隐伤检验。

2)转向齿条的直线度误差不得大于0.30mm。

3)齿面上应无疲劳剥蚀及严重磨损,若出现左右大转角时转向沉重且又无法调整,则应进行更换。

3.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装配

1)安装转向齿轮。

①将上轴承和下轴承压在转向齿轮轴颈上,轴承内座圈与齿端之间应装好隔圈。

②把油封压入调整螺塞。

③将转向齿轮及轴承一块压入壳体。

④装上调整螺塞及油封,并调整转向齿轮轴承紧度。手感应无轴向窜动,转动自如,转向齿轮的转向力矩符合原厂规定,一般约为0.5N·m。

⑤按原厂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锁紧螺母,并装好防尘罩

978-7-111-37910-2-Chapter04-21.jpg

图4-2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分解图

1—齿轮轴防尘罩 2—齿轮油封 3—隔套 4—弹性挡圈 5—齿轮总成 6—滚针轴承 7—转向器壳体 8、17—锁线 9、18—齿条防尘罩 10、19—卡环 11—齿条 12—叉耳 13—弹簧垫圈 14—螺母 15—限位挡圈 16—弹性挡圈 20—齿条托座 21—弹簧 22—调整螺母 23—锁紧螺母 24—弹簧垫圈 25—螺栓(www.xing528.com)

2)装入转向齿条。

3)安装齿条衬套。转向齿条与衬套的配合间隙不得大于0.15mm。

4)装入齿条导块、隔环、导块压紧弹簧、弹簧帽及锁紧螺母。

5)调整转向齿条与转向齿轮的啮合间隙。

4.调整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调整是调整转向齿条与转向齿轮的啮合间隙,也称为转向齿条的预紧力。因结构的差异,调整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改变转向齿条导块与盖之间的垫片厚度来调整转向齿条与转向齿轮轮齿的啮合间隙,完成预紧力的调整,如图4-22所示;另一种方法是用盖上的调整螺塞改变转向齿条导块与弹簧座之间的间隙值,完成预紧力的调整,如图4-23所示。

对于第一种结构形式,其预紧力的调整步骤是:先不装弹簧以及盖之间的垫片,进行x值的调整,使转向齿轮轴上的转动力矩为1~2N·m;然后用塞尺测量x值;在x值上加0.05~0.13mm,此值就是应加垫片的厚度,也就是转向齿条和转向齿轮合格的啮合间隙所要求的垫片厚度。

对于第二种结构形式,其预紧力的调整步骤是:先旋转盖上的调整螺塞,使弹簧座与导块接触,再将调整螺塞旋出30°~60°之后,检查转向齿轮的转动力矩,如此重复操作,直至转向齿轮的转动力矩符合原厂规定,最后紧固锁紧螺母。

978-7-111-37910-2-Chapter04-22.jpg

图4-22 预紧力调整机构1

1—转向器壳体 2—导块 3—盖 4—导块压紧弹簧 5—固定螺母 6—盖与壳体间的间隙

978-7-111-37910-2-Chapter04-23.jpg

图4-23 预紧力调整机构2

1—调整螺塞 2—罩盖 3—压簧 4—压簧垫块 5—转向齿条 6—齿轮轴 7—球轴承 8—转向器壳体 9—转向齿轮 10—滚子轴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