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构成的肌理效果及制作方法

设计构成的肌理效果及制作方法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62 印记 王建芬 作拼贴法用剪刀把图片、画页、照片进行剪裁,然后组合成新的画面,如图3-63和图3-64所示。图3-67 喷绘效果 王建芬 作总之,肌理效果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广泛,肌理的制作方法也很多,如烟熏烙烫、对印法、蜡染、油水分离等,这些技法其他书籍里也有介绍。

设计构成的肌理效果及制作方法

1.肌理

肌理是物体表面的纹理,是物质表面的形态,通常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感觉

纹理有自然形态肌理,如木纹、石纹、水纹等。其特性有粗糙、细腻、柔软;有光泽、无光泽;有花纹、无花纹;生硬、干燥、湿润等。也有人为形态的肌理,如布料、墙纸、地毯家具贴纸等。

肌理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广泛,如文字设计、网页设计、商品包装、舞美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尤其是纯文字的设计,用恰当的肌理作背景图案,将起到很好的视觉调节作用。

2.肌理的形式

肌理的形式主要有静态纹理和动态纹理两种。

常见的静态纹理有大理石纹、木纹、叶纹、动物的皮纹等。

常见的动态纹理有水纹、火纹、云纹、烟升腾的纹样(用蜡烛的烟,熏出流动的云的图形)等。

3.肌理的表现技法

(1)印拓

油墨颜料涂在雕刻凹凸不平的纹样物体上,然后再印在设计的纸上。

如图3-57所示,先雕刻需要的文字,然后再用淡墨或黑颜色印拓。

978-7-111-34455-1-Chapter03-57.jpg

图3-57 艺术 王建芬 作

如图3-58所示,利用树叶,沾上黑颜色,颜色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沾上色后,先在其他的纸上印一下,看颜色、纹理的清晰度,再在稿上印拓。

978-7-111-34455-1-Chapter03-58.jpg

图3-58 叶子 李伊平 作

(2)墨纹法

把墨放在水中,搅动会形成纹理图形。用颜色搅动能做出各种颜色的纹理,如图3-59所示。

978-7-111-34455-1-Chapter03-59.jpg

图3-59 花 韩愿 作

(3)滴流法

将色滴在纸上,把纸倾斜不同的角度,颜色自然流动会形成图形,如图3-60所示。

978-7-111-34455-1-Chapter03-60.jpg

图3-60 雪梅 吴佳琳 作

(4)吹色法

把颜色调的稀一些,用笔点在纸上,然后用吸管吹,出现许多细线,富有生动感,如图3-61所示。

978-7-111-34455-1-Chapter03-61.jpg

图3-61 春天 杨光辉 作

(5)压印法

在玻璃或纸上,涂上颜色,然后用手压,形成奇妙的形态,如图3-62所示。(www.xing528.com)

978-7-111-34455-1-Chapter03-62.jpg

图3-62 印记 王建芬 作

(6)拼贴法

用剪刀把图片、画页、照片进行剪裁,然后组合成新的画面,如图3-63和图3-64所示。

978-7-111-34455-1-Chapter03-63.jpg

图3-63 艳丽 冯燕飞 作

978-7-111-34455-1-Chapter03-64.jpg

图3-64 海边 金亮辉 作

(7)沾色法

步骤一:把纸揉碎,粘上墨或色彩后,点在纸上,形成自然的纹理(纸质不要太硬),如图3-65a所示。

步骤二:画出效果后,再根据效果的颜色、形状,进行艺术加工,使肌理图形成为一幅绘画作品,如图3-65b所示。

978-7-111-34455-1-Chapter03-65.jpg

图3-65 春天 王建芬 作

a)步骤一 b)步骤二

(8)喷绘法与喷刷法

喷绘法——用牙刷沾上需要的色彩,用梳子来回刷动,喷在纸上,形成点的形状。

喷刷法——用各种丝网、铁丝网,将颜色调到合适的稀度,用牙刷刷,能表现出阴影、立体感和透明感。

两种方法相差不多,用喷笔或用牙刷、丝网、铁丝网等,都能喷绘出雾状的点。

如图3-66所示“飞翔”的制作步骤。

步骤一:用丝网喷绘出雾状的点。

步骤二:进行喷绘时,剪一个需要的图形进行遮盖,在喷绘过程中,遮盖的部分没有被喷上颜色点,就会留下所需要图形的形状。

步骤三:根据设计需要,把留出的图形,填上需要的色彩。

978-7-111-34455-1-Chapter03-66.jpg

图3-66 飞翔 王建芬 作

a)步骤一 b)步骤二 c)步骤三

如图3-67所示,采用喷绘遮盖方法,设计花卉、植物素材的图形。

978-7-111-34455-1-Chapter03-67.jpg

图3-67 喷绘效果 王建芬 作

总之,肌理效果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广泛,肌理的制作方法也很多,如烟熏烙烫、对印法、蜡染、油水分离等,这些技法其他书籍里也有介绍。肌理技法和常用的绘画表现技法有很多相同之处,艺术不分界线,是相融相通的,需要大家在摸索中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艺术形态,以便在今后的设计中更好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