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绿地规划:生态单元评价成果

城市绿地规划:生态单元评价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14生态单元面积覆盖百分比的评价结果 Table 3.14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the biotope types of patches density coverage续表5)研究区域生态价值综合等级评价结果综合以上土地利用连续性评价、物种丰富度评价、稀有度评价及生态单元面积覆盖百分比评价结果绘制出赫尔辛堡市生态单元生态价值综合图谱。

城市绿地规划:生态单元评价成果

1)生态单元土地连续性等级评价结果

(1)林地连续性等级评价结果

图3.2 原生林地指示种的分布图
Fig.3.2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AWIS

本研究原生林地指示种AWIS分布于建群种年龄大于80年和30~80年的林地中,主要集中于研究区域的东部;在建群种年龄小于30年的林地以及其他生境中没有发现指示种(图3.1、图3.2、表3.11)。通过对赫尔辛堡市土地利用图谱集以及历史记录资料的分析,发现弗理德瑞克斯乡村公园、公墓、隆德斯花园和避暑别墅区土地利用形式变化频繁,作为林地类型存在的时间较短,指示种的出现可能是人为引入而不是天然自发生长的(图3.2)。其余生长着指示种的林地没有历史资料证实其土地利用形式发生过变化,原生林地指示种可能是自发生长,它们的存在能够证明这些林地可能具有长连续性。在布鲁斯森林(以单层中龄针叶林、双层和多层中龄及老龄落叶林为主)、胡纳托普(多层中龄落叶林)、普琳萨森林(双层中龄落叶林)中分别发现含有10种、7种和5种原生林地指示种,它们分布较广,说明这3片林地较其他林地而言具有长连续性的可能性更高(表3.11)。相反地,如在儿童森林公园和西布鲁斯森林中没有发现指示种,并且历史资料显示这两个地点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过变化,它们属于在退耕地上种植的人工林,此林地不具有长连续性。

表3.11 原生林地指示种分布列表
Table 3.11 Distribution of the AWI species

续表

(2)草地连续性等级评价结果

研究区域内无论是耕地或林地内的绝大多数草地属于幼龄草地,并没有发现草地连续性指示种GCIS,仅有两处草质为干草的草地中发现两种草地连续性指示种GCIS(帕莱莎草Carex pallescens和尖刺莎草Carex spicata),其生态单元类型分别为以牧草地和演替草地为主的开敞式绿地(图3.3)。根据赫尔辛堡市土地利用历史图集信息显示这些地方的土地利用类型原先属于放牧草原,至今土地利用形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草地连续性至少持续有274年。该类草地属于长连续性草地,生物多样性价值相对较高。

图3.3 草地连续性指示种的分布图
Fig.3.3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GCIS

2)生态单元物种丰富度等级评价结果

本研究中除树丛、林带/行道树的生态单元类型外,其余每一类生态单元类型的3块样地都严格按照面积为2 hm2且植被结构相似的原则进行选择。对于树丛、林带/行道树的生态单元类型由于面积有限,每类样地将选择面积相对较大的生态单元进行调查。根据样带法测量生态单元物种丰富度的统计结果显示本研究区域内共发现100种主要维管束植物(频度值≥10)(附录1)。

整体来看,闭合式绿地生态单元类型高于半开敞式和开敞式绿地的生态单元类型,但半闭合式绿地中的双层和多层中龄落叶林生态单元类型的丰富度要高于闭合式绿地中单层、双层幼林生态单元类型。其中,以双层中龄落叶林及多层中老龄落叶林闭合式绿地的生态单元类型物种丰富度最高,分别含有51种和47种主要维管束植物种类。以修剪草坪和演替草地为主的开敞式绿地的生态单元类型物种丰富度最低,仅含有主要维管束植物7种和9种。依据物种丰富度等级评价标准,研究区域内生态单元类型的丰富度等级见表3.12。

表3.12 生态单元丰富度评价结果
Table 3.12 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the biotope relative richness(www.xing528.com)

续表

3)生态单元稀有度等级评价结果

依据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ArcView 3.3计算出每类生态单元类型中相同斑块之间最短的平均距离(表3.13),并按照稀有度评价标准(表3.7)对研究区域内生态单元类型的稀有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没有稀有度很高的生态单元类型,仅有多层中龄落叶林闭合绿地和单层中龄落叶林带的两种生态单元类型稀有度相对较高。其余生态单元类型斑块数量多且分布距离较近,尤其是以草坪和牧草地为主的开敞式绿地以及单层和双层幼龄落叶闭合式绿地,说明赫尔辛堡市的绿地景观结构主要由这几种形式构成。

表3.13 生态单元稀有度评价结果
Table 3.13 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the biotope rarity

续表

4)生态单元面积覆盖比等级评价结果

研究区以修剪草坪为主的开敞式绿地(主要出现在市中心内的公园和公共绿地)、多层幼龄落叶林闭合式绿地(属于郊外森林)和多层中龄落叶林闭合式绿地(出现于乡村森林和布鲁斯森林内)的生态单元类型覆盖面积比最大,其次为以演替草地为主开敞式绿地、以草地为主半开敞式绿地和单层幼龄落叶林闭合式绿地的生态单元类型(全部出现于郊外)(表3.14、图3.1)。此外,由于受道路、建筑物、农田和果园等的分割和影响,研究区域内一半以上的生态单元类型斑块数量多而且面积小,其中,双层及多层老龄落叶林闭合式绿地占地面积最小。

表3.14 生态单元面积覆盖百分比的评价结果
Table 3.14 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the biotope types of patches density coverage

续表

5)研究区域生态价值综合等级评价结果

综合以上土地利用连续性评价、物种丰富度评价、稀有度评价及生态单元面积覆盖百分比评价结果绘制出赫尔辛堡市生态单元生态价值综合图谱。研究区大部分为Ⅳ和Ⅴ类生态单元类型,其土地利用形式发生多次改变,物种丰富度和稀有度不高,且破碎化程度高,斑块面积多而小,生态价值低(图3.4)。然而,研究区域内有两类生态单元类型属于Ⅰ和Ⅱ,分别为双层老龄落叶林和多层中龄落叶林闭合式绿地,其生态价值很高。另外,含有草地连续性指示种GCIS的以牧草地为主的开敞式绿地和原生林地指示种AWIS出现于单层中龄针叶林生态单元类型的生态价值也比较高。

图3.4 研究区绿地单元生态价值综合等级图
Fig.3.4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value of biotope in the study are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