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适地理信息服务匹配: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结果

普适地理信息服务匹配: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结果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于IT领域的研究进展,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内关于服务匹配和发现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北京大学的邬伦教授、马修军博士研究了基于P2P技术的地理信息服务匹配和发现执行引擎。

普适地理信息服务匹配: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结果

相对于IT领域的研究进展,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内关于服务匹配和发现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

OGC首先对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给出了基础性和指导性的研究,在ISO19119中,提出了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概念——地理信息服务链(Geospatial Service Chain),依据这一概念,当单个的服务被链接以后,就组成了一个独立的序列完成特定的组合功能。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语义Web技术的出现,地理信息服务的语义研究被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认为是地理信息服务匹配和发现的基础和关键性问题。Kuhn(2002,2003)研究了地理信息服务语义结构,试图基于本体建立语义参考系(Semenatic Reference System)快速明确语义;Lemamens(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基于OWL-S和地理信息本体详细讨论了地理信息服务的语义建模问题,以及这些本体模型在LBS服务发现中的应用;Lutz(2004)基于本体语义讨论了地理信息服务的互操作性;Kolas(2005)提出一个地理信息服务五层本体模型,详细分析了地理信息服务的本体语义结构等。(www.xing528.com)

在地理信息服务匹配和发现的框架算法方面,Almahe(2002)对地理信息服务匹配的实现技术作了初步的研究;Lieberman(2003)指出服务组合的研究需要解决地理信息语义、服务和数据目录、服务能力描述、匹配算法等问题;L.Di(2004,2005)等提出了一个地理信息服务组合框架,以及相关的标准,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包括地理信息服务的匹配等;Klien(2006)以城市应急场景为例,研究了地理信息服务发现算法;Narayanan(2007)等基于PI演算实现了一个地理信息服务匹配发现的原型系统。

在国内,相关的研究有:武汉大学的龚健雅教授等(2003)基于工作流技术研究了半透明的地理信息服务组合;张霞博士(2004)参考ISO、OGC等组织的标准对地理信息服务分类体系作了详细的归纳,并提出基于不同的分类方式下的地理信息服务组合方法;蒋玲博士(2008)总结分析了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服务自动化组合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四级匹配约束的服务发现策略;王刚博士(2008)研究探讨了Agent在地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并构建了基于OWL-S的服务匹配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王家耀院士、李宏伟博士(2007)详细讨论了地理信息本体在地理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服务发现的框架和实现策略。北京大学的邬伦教授、马修军博士(2007)研究了基于P2P技术的地理信息服务匹配和发现执行引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