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单元和社会单元制图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的问题与不足

生态单元和社会单元制图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的问题与不足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生态单元制图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和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工具,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生态单元制图的主观性传统的生态单元制图工作大多数是基于对彩色红外航空相片的判读结合实地调研完成的。2)比例尺与GIS技术比例尺在生态单元制图过程中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生态单元和社会单元制图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生态单元制图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工具,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生态单元制图的主观性

传统的生态单元制图工作大多数是基于对彩色红外航空相片的判读结合实地调研完成的。这种制图方法虽然可以得到生态单元组成和现状的一系列复杂定性化的信息,但是这类定性化的信息都是基于外观评定而确立的,而观测者的主观判断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外观评定的结果(Dauber,1997;Heiden et al,2007;Seiler et al,2004)。在生态单元调查过程中主观性往往存在于对植被类型的诠释中(Lee et al,2005;Sukopp et al,1980)。通常调查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将生态单元进行分组,并按照标准化的生态单元调查清单进行野外调研,确保野外调研信息的一致性。但是,实地生态单元的分布情况十分复杂,并不是所有生态单元的边界都很明显。生态单元边界范围可以从尖锐、明显到模糊,如,由道牙分割的草坪和道路两个单元的明显边界或者自然与半自然式植物群落之间形成的模糊边界(如新西兰牧草地与丛生草原)(Freeman et al,2003)。如何客观地界定生态单元边界问题使图谱准确地反映实地情况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2)比例尺与GIS技术(www.xing528.com)

比例尺在生态单元制图过程中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要想完成整个城市详尽的全面性生态单元图谱一般是很难实现的。通常依据研究区域的大小,进行指定生态单元数字化信息的处理,这就不能保证研究区域中所有出现的生态单元都被绘制到图谱中来。换句话说,很可能丢失重要的生态小单元信息。例如,一个住宅区附属公共绿地或私家花园(院落)的总面积小于该地生态单元制图中最小生态单元的面积时,往往被归属为与其相邻的生态单元类型。但是住宅区绿地以及私家花园的重要性已被很多研究所证实,它们对城市物种的迁移和生存起到了生态步石的作用(Cannon et al,2005;Mathieu et al,2007)。生态单元制图比例尺的确定以及如何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来得到小面积的制图单元,进而为利用GIS技术进行生态单元系统分类和大尺度的生态单元制图提供可能性将是今后生态单元制图法技术突破问题的关键

3)生态单元制图的更新

完成城市全区域的生态单元制图工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这就为定时更新生态单元图谱带来极大的挑战(Bochow et al,2010)。如果生态单元图谱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不能及时地反映因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而改变的生态单元信息,那么生态单元制图就失去了指导自然保护以及城乡规划的意义。生态单元制图的基础是生态单元类型的分类,更新工作自然需要完成生态单元类型的划分。目前,一些研究开始致力于探索一种快速有效并且节约成本的自动识别生态单元类型分类的方法,以期完成生态单元制图更新工作。例如,Bochow等人(2010)基于高光谱遥感图像建立了一种关于识别城市地表、植被类型以及额外产生的质量参数(如面积百分比、地表密封程度等)的模糊逻辑模型,并用于德国德累斯顿市选定的14.5 km2的居住区进行检验。检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自动划分了6类居住区生态单元类型,划分几何精确度达到87%,而且每种类型的附带属性特征可以与原先图谱中反映的特征进行对比。对已经发生改变的生态单元,可以依据比对结果进行手动更新,从而节约成本并使劳动力得到解放(Gergel et al,2007)。但是该类模型还没有在其他以及生态单元结构复杂的区域进行检验,更新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