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泥石流的分类、分级及勘察方法

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泥石流的分类、分级及勘察方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16泥石流按固体径流发育的微地形地貌分类表②按固体径流物质成分的特征,可分为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和水泥石流等,见表4.17。表4.19泥石流按固体径流流动速度分级③泥石流按危害程度分级,见表4.20。②坡面型泥石流路段勘察。表4.21泥石流工程地质测绘或调查精度表

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泥石流的分类、分级及勘察方法

1)泥石流分类

①泥石流按固体径流发育的地质地貌环境,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两大类型,见表4.16。

表4.16 泥石流按固体径流发育的微地形地貌分类表

②按固体径流物质成分的特征,可分为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和水泥石流等,见表4.17。

表4.17 泥石流按固体径流物质特征分类表

2)泥石流分级

鉴于泥石流灾害与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固体物质数量(堆积体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泥石流沟长度及径流状况有关,前人对泥石流勘察中固体径流进行了不同因子分级,为本书提供了宝贵依据和借鉴。本书根据公路勘察需要,按泥石流的固体径流速度、发育的流域面积、长度、堆积物体积、危害程度进行分级,见表4.18 至表4.20。

①泥石流按堆积物体积、总长度、流域面积规模分级,见表4.18。

表4.18 泥石流按堆积物体积、总长度、流域面积规模分级表

②泥石流按固体径流流动速度分级,见表4.19。

表4.19 泥石流按固体径流流动速度分级

③泥石流按危害程度分级,见表4.20。(www.xing528.com)

表4.20 泥石流按危害程度分级

3)泥石流路段勘察方法

(1)了解、掌握区域地质背景,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动力地质特点及泥石流类型

①根据发生泥石流的地质环境、历史记录,准确了解泥石流类型、致灾特点和形式。

②查明固体径流的运动方式、途径,以及固体径流冲击、破坏地段与公路路线、构筑物的空间关系。

③为绕避灾害或防灾加固工程方案,编制勘察纲要指导勘察。

(2)布置泥石流路段两阶段勘察

①沟谷型泥石流路段勘察。

初步勘察阶段应查明泥石流区地质地貌背景和条件、固体径流的主要类型、危害程度及灾害波及范围、不同地段灾害的强度等,并结合路线及构筑物布设情况编制泥石流危害程度分区图,准确反映泥石流对灾害、对路线及构筑物适宜性的危害和影响,并提出预防泥石流的工程地质方案建议。详细勘察主要按跨越泥石流沟的大跨度桥位、防护工程、需要加固的各类构筑物开展综合勘察,定量评价泥石流灾害对公路工程各类构筑物拟建场地地质环境稳定性、地基地质条件、施工地质条件的影响,为设计提供必备的地质依据和参数。

②坡面型泥石流路段勘察。

针对坡面型泥石流特点,初步勘察须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与公路路线及构筑物的空间关系,绘制泥石流危害程度分区图,反映路线方案通过坡面泥石流的风险和危害性,为选定路线方案服务。详细勘察则以为设计防护工程提供必需的地质参数为主要目的。

(3)选择合理的调查、研究精度

不同的地质地貌背景产生泥石流的类型、规模有较大差异,为全面反映泥石流现象的全貌及影响,合理使用勘察资源,泥石流工程地质调绘应选择适当的精度,见表4.21。

表4.21 泥石流工程地质测绘或调查精度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