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业方法和步骤
①准备工作。预先填写“道岔检查记录簿”中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检查日期及检查人。确认道尺、支距尺是否在计量部门鉴定的合格期内,如不在合格期内可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②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的轨距尺寸是否偏差大于±1 mm。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③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进行作业。
④在距道岔30~50 m处,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⑤目视完轨向高低后,回到检查的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即道岔前接头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 mm,误差大于±1 mm时,作调整)。
⑥检查步骤: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检查轨距时,大于1 435 mm时为“+”号,小于1 435 mm时为“-”号;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号,反之为“-”号。
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 mm范围内。
第二处:尖轨尖端处。在距尖轨尖端50~100 mm处(此处轨距加宽43 mm,50—9号道岔为15 mm,即1 450 mm;轨距加宽43 mm,50—12号道岔为10 mm,即1 445 mm)。
第三处:尖轨中。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 mm,50—9号道岔为9 mm,即1 444 mm;轨距加宽43,50—12号道岔为7 mm,即1 442 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夹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第四处:尖轨跟曲股。在导曲股轨端100 mm范围内,不能在尖轨上。此处轨距加宽4 mm,即1 439 mm,水平在导曲外股处有6 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第五处:尖轨跟直股。在尖轨跟曲股对应处(此处轨距加宽4 mm,即1 439 mm),水平在直内股上有6 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第六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前。在距尖轨跟端1.5 m处。
第七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前。在尖轨跟端3 m处(此处轨距加宽43 mm,50—9号道岔为15 mm,即1 450 mm;轨距加宽43 mm,50—12号道岔为10 mm,即1 445 mm)。
第八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中。其检查部位43,50—9号道岔在支距为“506”处的地方距其100 mm处;50—12号道岔在距支距为43 mm,“483”处过去640 mm的位置。此处轨距加宽43 mm,50—9号道岔为15 mm,即1 450 mm;轨距加宽43 mm,50—12号道岔为10 mm,即1 445 mm。
第九处:导曲线部分直股中。在第八处对应的位置。
第十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后。在距导曲线终点为4 m的位置。
第十一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后。距导曲线终点4 m(此处轨距加宽43 mm,50—9号道岔为15 mm,即1 450 mm;12号道岔为10 mm,即1 445 mm)。
第十二处:叉心前直股。在辙叉趾端100 mm范围内。
第十三处:叉心中直股。在辙叉心宽0~50 mm范围内。先查轨距,后检查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即91,48)。此处不检查水平,道尺游标应放在心轨一侧。(www.xing528.com)
第十四处:叉心后直股。在距岔跟100 mm范围内。
第十五处:叉心后曲股。在第十四处对应位置。
第十六处:叉心中曲股。在辙岔心宽0~50 mm范围内(即第十三处对应处)。先检查轨距,后检查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此处不检查水平,游标应在叉心一侧。
第十七处:叉心前曲股。在第十二处对应的位置(即辙叉趾端100 mm内)。
检查完轨距水平后,检查道岔方正情况和尖轨是否相错。检查前端方正时,如有相错,直基本轨向岔前相错时记为“+”号,反之为“-”号,如相错大于20 mm,应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或记事栏内。尖轨相错大于10 mm时,也应记录在记事栏内。
⑦检查支距。在规定的支距检查点上,用支距尺检查,将结果填写在检查记录簿导曲线支距栏中。如有超限,还应填写在检查记录簿补修栏内。
⑧检查道岔爬行。用方尺在基本轨前接头处检查两接头的相错量,用方尺在尖轨尖端或跟端检查尖轨的直角相错量,并填写在检查记录簿记事栏内。如有相错量超过20 mm,还应填写在检查记录簿补修栏内。
⑨检查岔后连接曲线正矢。用10 m弦线和钢尺,在外股钢轨踏面下16 mm处,测量连接曲线正矢。
⑩检查道岔各主要部位尺寸,包括尖轨的动程和开程、尖轨尖及竖切部分的密贴情况、尖轨跟间隔铁尺寸、辙岔部位轮缘槽宽度、辙叉前后开口尺寸等,并由此分析轨距、方向超限原因。
2)质量标准
①检查项目和部位必须完整,无遗漏,检查位置必须准确,要将超限处所查出来,记录准确无误。
②检查数据结果正确。
③检查顺序规范合理,部位齐全。
④对超限处所的范围判定正确。
⑤能及时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危险处所,并记录清楚。
3)注意事项
①注意工器具不磕碰手脚。
②有来车时应按有关规定下道避车。邻线来车时应停止工作,加强瞭望。
③检查转辙部位时,要防止尖轨突然扳动、挤伤手脚和道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