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凝土缓凝剂的作用及要求

混凝土缓凝剂的作用及要求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于泵送、或运输距离较长的大流动性混凝土,为了保证浇注时必要的流动性也需要加缓凝剂。使用缓凝剂时主要考虑凝结时间差和抗压强度比。要求掺缓凝剂后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至少延缓90min,但3d以后的抗压强度比不低于90%。同时缓凝剂分子多数具有分散、减水作用,使拌合物的和易性得到改善,因此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缓凝剂的作用及要求

1.定义及种类

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混凝土拌合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塑性,以利于浇灌成型,提高施工质量或降低水化热的外加剂叫做缓凝剂。缓凝剂的主要种类有木质素磺酸盐类;有机酸类(羟基羧酸盐)类,包括酒石酸、酒石酸钾钠、柠檬酸、水杨酸等;糖类,糖蜜、含氧有机酸等多元醇多羟基碳水化合物;以及无机化合物Na2PO4、Na2B2O7等。

缓凝剂多数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需要延缓凝结,推迟水化放热过程,减少温度应力所引起的裂缝。用于泵送、或运输距离较长的大流动性混凝土,为了保证浇注时必要的流动性也需要加缓凝剂。有时将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复合用于大流动性混凝土,以减少坍落度损失。

使用缓凝剂时主要考虑凝结时间差和抗压强度比。要求掺缓凝剂后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至少延缓90min,但3d以后的抗压强度比不低于90%。

2.缓凝剂作用机理

缓凝剂的作用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关于缓凝剂在混凝土中的缓凝作用机理,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几种解释。

(1)沉淀理论。缓凝剂与水泥中的某些组分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并沉淀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不溶性物质薄层,阻碍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使水泥的水化反应进程被延缓;

(2)吸附理论。通过离子键氢键或偶极等作用,缓凝剂分子被吸附在未水化的水泥颗粒表面,产生屏蔽作用,阻碍水分子靠近,从而抑制、延缓水泥的水化、凝结;(www.xing528.com)

(3)络盐理论。无机盐类缓凝剂分子与溶液中的Ca2+形成络盐,形成厚实、无定形的配合物膜层,延缓水泥的水化以及Ca(OH)2结晶的析出;

以上几种作用有可能同时存在,不同的缓凝剂品种其作用机理有可能不同。但普遍认为,有机质缓凝剂主要对C3A起缓凝作用,对C3S、C2S的缓凝效果较小。

3.缓凝剂对混凝土性质的影响

(1)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推迟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延缓效果除了与缓凝剂品种、掺量有关之外,还与拌合物的组分、水泥品种等有关。由于缓凝作用主要对水化速度快的C3A效果明显,所以,缓凝剂的掺入不应该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和强度增长产生太大的影响。

(2)可降低早期水化放热量,有利于减少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裂缝。同时缓凝剂分子多数具有分散、减水作用,使拌合物的和易性得到改善,因此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3)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有所降低,由于抑制了水泥的早期水化,因此掺缓凝剂的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施工时应注意拆模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