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中的岩溶地质现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中的岩溶地质现象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岩溶或称“喀斯特”,它是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石膏、岩盐层等可溶性岩石受水的化学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溶洞、溶沟、裂隙、暗河、石芽、漏斗、钟乳石等奇特的地面及地下形态的总称。此外,我国西部和西北部,在夹有石膏、岩盐的地层中,发现局部的岩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中的岩溶地质现象

岩溶或称“喀斯特”,它是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石膏、岩盐层等可溶性岩石受水的化学机械作用而形成的溶洞、溶沟、裂隙、暗河、石芽、漏斗、钟乳石等奇特的地面及地下形态的总称。

岩溶地区由于有溶洞、暗河及土洞等的存在,可能造成地面变形和地基陷落,发生水的渗漏和涌水现象,使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大为恶化。

在岩溶地区,红黏土层常覆盖在基岩表面,其中可能有土洞发育。红黏土与岩溶、土洞三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国岩溶地区分布很广,其中以黔、桂、川、滇等省区最为发育,其余如湘、粤、浙、苏、鲁、晋等省均有规模不同的岩溶。此外,我国西部和西北部,在夹有石膏、岩盐的地层中,发现局部的岩溶。

1.岩溶发育的条件

岩溶的发育与可溶性岩层、地下水活动、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及地形等因素有关,在一般情况下,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及大理岩中发育较慢。在岩盐、石膏及石膏质岩层中发育较快,经常存在有漏斗、洞穴并发生塌陷现象。岩溶的发育和分布规律主要受岩性、裂隙、断层以及可溶性不同的岩层接触面的控制。其分布常具有带状和成层性。

2.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和处理措施

在岩溶地区首先要了解岩溶的发育规律、分布情况和稳定程度,查明溶洞、暗河、陷穴的界限以及场地有无出现涌水、淹没的可能性,下列地段属于工程地质条件不良或不稳定的地段:① 地面石芽、溶沟、溶槽发育,基岩起伏剧烈,其间有软土分布;② 有规模较大的线层溶洞、暗河、漏斗、落水洞;③ 溶洞水流通路堵塞造成涌水时,有可能使场地暂时被淹没。在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在上述地区从事建筑,如果一定要利用这些地段作为建筑场地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和处理措施。(www.xing528.com)

如果在不稳定的岩溶地区进行建筑,应结合岩溶的发育情况、工程要求、施工条件、经济与安全的原则,考虑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1)对个体溶洞与溶蚀裂隙,可采用调整柱距、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或桁架跨越的办法。

(2)对浅层洞体,若顶板不稳定,可进行清、爆、挖、填处理,即清除覆土,爆开顶板,挖去软土,用块石、碎石、黏土或毛石混凝土等分层填实。若溶洞的顶板已被破坏,又有沉积物充填,当沉积物为软土时,除了采用前述挖、填处理外,还可根据溶洞和软土的具体条件采用石砌柱、灌注桩、换土或沉井等办法处理。

(3)溶洞大,顶板具有一定厚度,但稳定条件较差,如能进入洞内,为了增加顶板岩体的稳定性,可用石砌柱、拱或用钢筋混凝土柱支撑。

(4)地基岩体内的裂隙,可采用灌注水泥浆、沥青或黏土浆等方法处理。

(5)地下水宜疏不宜堵,在建筑物地基内宜用管道疏导。对建筑物附近排泄地表水的漏斗、落水洞以及建筑范围内的岩溶泉(包括季节性泉)应注意清理和疏导,防止水流通路堵塞,避免场地或地基被水淹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