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路环境因素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勘查处理

道路环境因素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勘查处理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虽然主要集中在人和车的因素上,但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目前道路的线形中,在弯道处、坡路处因视距不足导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比例较大。在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中,因路面凸凹不平导致大量事故发生。据统计,每年因路滑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占总事故次数的25%左右。

道路环境因素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勘查处理

在道路交通系统中包括四个要素,即人、车、路、道路交通环境。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虽然主要集中在人和车的因素上,但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道路鉴定

道路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道路线形条件

一般道路线形鉴定主要包括平面线形、横断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以及各种线形组合鉴定。具体在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主要进行以下几种鉴定:

(1)道路视距鉴定 视距是驾驶人在道路上能够清楚看到的前方道路某处的距离,是道路几何设计的重要因素。有足够的视距,对于行车安全、行驶速度以及通过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道路的线形中,在弯道处、坡路处因视距不足导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比例较大。

(2)道路条件鉴定 主要包括弯道半径、超高、弧长、道路的纵向坡度、路面宽度等,这些都关系到车辆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有无足够视距和制动距离、行车路面宽度、路肩宽度的变化情况及弯道是否加宽等与行车安全有关的因素。(www.xing528.com)

2.路面状况

(1)路面平整度鉴定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表面的平整程度,是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性、平稳性、乘客舒适性、路面寿命、轮胎磨损和运输成本。在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中,因路面凸凹不平导致大量事故发生。汽车在凸路上行驶,由于行驶中出现垂直向上的离心力,会与汽车垂直向下的重力部分或全部抵消,地面对车辆垂直反力大大减小甚至变为零,汽车出现失重现象,附着性变小甚至为零,导致制动失效、转向操纵失灵,容易引起交通事故。若凸形高度太大还会对汽车底部突出部件造成损害。汽车通过凹形地段,由于垂直向下的离心力很大,加上汽车的重力,使汽车钢板、轮胎的承受力加大。凹形竖曲线很小时,极易损坏钢板弹簧或轮胎的机件,从而发生故障,导致交通事故。因此,一些事故发生后,需要对路面平整度鉴定,确定是否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2)路面抗滑性鉴定 当道路表面的抗滑能力小于要求的最小限度时(纵向摩擦系数水泥混凝土路面为0.5~0.7,沥青混凝土路面为0.4~0.6,沥青表面处治及低级路面为0.2~0.4,干燥路面数值取高限,潮湿时取低限),车辆行驶制动或受到外力干扰时,就可能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特别是道路表面潮湿或覆盖冰雪时,发生侧滑的危险性增大,在弯道、坡路和环形交叉处,尤其容易发生此类事故。据统计,每年因路滑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占总事故次数的25%左右。有时为确定事故成因,需要对路面抗滑性进行鉴定。

(3)路面障碍鉴定包括路面堆积物的长、宽、高和所占路面的宽度对道路行车及视距的影响;路面施工和占用路面作业是否经过审批,是否按规定设置明显标志等。

(二)环境因素鉴定

道路交通环境是指与交通参与者出行过程有关的客观环境因素,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天气状况及自然景观、建筑物、交通安全设施以及音响等。在道路交通中,与天气状况、道路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和自然条件相关的交通环境对交通参与者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交通事故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对道路交通环境因素状况进行甄别,在微观案例分析中,可以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在宏观统计分析中,可找出环境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进而为国家制定相应环境因素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提供数据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