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爆电梯电气设备分类解析,按GB3836标准分级

防爆电梯电气设备分类解析,按GB3836标准分级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防爆电梯中使用的电气设备,根据GB383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规定,一般防爆电气设备类型分为以下几种。隔爆外壳存在间隙,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使内部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隔爆型“d”按其允许使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种类分为Ⅰ类和ⅡA、ⅡB、ⅡC类。本安型电气设备根据其安全程度不同分为ia和ib两个等级。ib等级是指电路在正常工作或一个计数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防爆电梯电气设备分类解析,按GB3836标准分级

防爆电梯中使用的电气设备,根据GB383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规定,一般防爆电气设备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1)隔爆型“d”:能承受已进入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通过外壳上的任何接合面或结构孔不会引燃由一种或多种气体或蒸气所形成外部爆炸性环境的电气设备外壳。隔爆型为防爆电气设备结构里的一种,隔爆型的防爆形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再把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均放入隔爆外壳内,隔爆外壳使设备内部空间与周围的环境隔开。隔爆外壳存在间隙,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使内部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当其发生爆炸时,外壳可以承受产生的爆炸压力而不损坏;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焰、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或终止加速链,进而使火焰或危险的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隔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隔爆型“d”按其允许使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种类分为Ⅰ类和ⅡA、ⅡB、ⅡC类。该防爆形式设备适用于1、2区场所。

2)增安型“e”:增安形防爆形式是一种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并防止其内部和外部部件可能出现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形式。它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结构上,通过采取措施降低或控制工作温度、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增加绝缘效果及提高外壳防护等级,以减少由于污垢引起污染的可能性和潮气进入等措施;减少出现可能引起点燃故障的可能性,提高设备正常运行和规定故障(如电动机转子堵转)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该类型设备主要用于2区危险场所,部分种类可以用于1区,例如具有合适保护装置的增安型低压异步电动机、接线盒等。

3)正压型“p”:根据燃烧和爆炸的三要素,可以采用不同的防爆措施,避免电气设备成为点燃源。正压外壳(通风、充气型)在设备的外壳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新鲜空气或者惰性气体,使周围的可燃性气体不能进入外壳内部,从而阻止点燃源与爆炸性气体接触,达到防止爆炸的目的。

4)本安型“i”:设备内部的电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或蒸气的电气设备。其特点是:电源电路内部和引出线不论是在正常工作还是在故障状态下都是安全的,所产生的电火花不会点燃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混合物。本安型电气设备根据其安全程度不同分为ia和ib两个等级。ia等级是指电路在正常工作、一个或两个计数故障时,都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ib等级是指电路在正常工作或一个计数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www.xing528.com)

5)浇封型“m”:将电气设备或其部件浇封在浇封剂中,使它在正常运行和认可的过载或认可的故障下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

6)充油型“o”:全部或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设备不能点燃油面以上的或外壳以外的爆炸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7)充砂型“q”:外壳内充填砂粒材料,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砂粒材料表面的过热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