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徽六年皇后废立事件及反对者命运

永徽六年皇后废立事件及反对者命运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徽六年,在武氏策划下,高宗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皇后。此事遭到元老派大臣褚遂良、长孙无忌和韩瑗等人的强烈反对。商议废立之时,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坚持认为王皇后无罪,不当废,说武昭仪曾经侍候过先帝,不宜立为皇后。侍中韩瑗上书为褚遂良申辩,被诬与褚勾结共谋不轨,贬为振州刺史,死于贬地。武后与佞相许敬宗、李义府辈作威作福,群僚敢怒不敢言,偶有言者,立遭贬黜。

永徽六年皇后废立事件及反对者命运

唐王朝继隋而兴,高祖、太宗记取隋炀帝愎谏亡国的教训,虚心纳谏,君明臣良,天下大治号称贞观。太宗临终作《帝范》12篇,语重心长地向嗣君传授修身治国的体验。然而高宗不肖,在位昏昧柔懦,一切都听从宠妃武氏摆布。

永徽六年(655),在武氏(时为昭仪)策划下,高宗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皇后。此事遭到元老派大臣褚遂良、长孙无忌和韩瑗等人的强烈反对。商议废立之时,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坚持认为王皇后无罪,不当废,说武昭仪曾经侍候过先帝,不宜立为皇后。他争得急,把笏版放在殿阶上,摘下朝冠叩头至流血,负气说:“把笏还给陛下,让我归田吧。”因此被贬为潭州都督,后改桂州,再贬爱州刺史,死于贬地。侍中韩瑗上书为褚遂良申辩,被诬与褚勾结共谋不轨,贬为振州刺史,死于贬地。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被诬谋反,流放黔州,被逼令自杀。(www.xing528.com)

褚遂良等人的贬死是唐立国以来第一场严重谏祸,此后将近20年无人敢直谏,高祖、太宗数十年间培养起来的谏诤风气至此一扫而光。武后与佞相许敬宗、李义府辈作威作福,群僚敢怒不敢言,偶有言者,立遭贬黜。显庆元年(656),侍御史王义方疏劾李义府“凭附城社,亏蔽日月,请托公行,交游群小”,语句激烈,被加以“毁辱大臣,言词不逊”的罪名贬为莱州司户参军。在武后威慑下,连开国元老之一的李也唯唯诺诺,专说奉承话。有一回高宗问近臣:“我虚心求谏,为什么无人进谏?”李讨好说:“陛下处理政事很英明,所以群臣无事可谏。”直到永淳元年(682)高宗在嵩山之南建造奉天宫,才有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上疏谏道:“近年灾荒严重,正是陛下惕然反省以感召上天消除灾患的时候,可是陛下反而大造宫室,兴役不休,天下臣民都感到失望。”高宗既没有停止工役,也没有处罪李善感。这件事传开以后,人们感到稀罕,都说是“凤鸣朝阳”,以为是难得的好兆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