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适用条件及治理现状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适用条件及治理现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确设计取水构筑物,对最大限度截取补给量,提高出水量、改善水质、降低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垂直的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和水平的渗渠等类型,由于类型不同,其适用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状况差异悬殊,地下水类型、埋藏深度、含水层性质等取水条件,以及取材、施工条件和供水要求各不相同,开采集取地下水的方法和取水构筑物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适用条件及治理现状

正确设计取水构筑物,对最大限度截取补给量,提高出水量、改善水质、降低工程造价影响很大。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垂直的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和水平的渗渠等类型,由于类型不同,其适用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管井用于开采深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300米以内,最大开采深度可达1000米以上;大口井广泛用于取集井深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渗渠主要用于地下水埋深小于2米的浅层地下水,或取集河床地下水;辐射井一般用于取集地下水埋藏较深、含水层较薄的浅层地下水,它由集水井和若干从集水井周边向外铺设的辐射型集水管组成,可以克服上述条件下大口井效率低、渗渠施工困难等不足;复合井为大口井与管井的组合,即上部为大口井,下部为管井,它常常用于同时集取上部孔隙潜水和下部厚层高水位承压水,以增加出水量和改良水质。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状况差异悬殊,地下水类型、埋藏深度、含水层性质等取水条件,以及取材、施工条件和供水要求各不相同,开采集取地下水的方法和取水构筑物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管井具有其对含水层的适应能力强、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我国应用最广;其次是大口井;辐射井适应性虽强,但施工难度大;复合井在一些水资源不很充裕的中小城镇和不连续供水的铁路供水站中被较多地应用;渗渠在东北、西北一些分布季节性河流的山区及山前地区应用较多。(www.xing528.com)

此外,在我国一些严重缺水的山区,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当地人们创造了很多特殊而有效开采和取集地下水的方法,如岩溶缺水山区规模巨大的探采结合的取水斜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