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性恶之辩-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讨会论文集

性恶之辩-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讨会论文集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由于他信服性善论,因而不能容忍荀子提出的性恶之说,对荀子人性论提出辩难。其实,无论是荀子以人之欲善作为论证性恶的依据,还是徐积对荀子立说逻辑的反驳,都是不充分的。荀子将忠、孝等德看作后天人为的产物,并非将其视为人性本有之物。徐积揭示出荀子此言中所潜藏的“人当有孝、有信、有忠”之意,依荀子的逻辑,并不能由此得出忠、孝、信为人性本具之物,仍不免流于自说自话。

性恶之辩-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讨会论文集

徐积人性论的立足点是孟子的性善论,其云:“性善乎?曰:善也”[1],清晰地表明了他的立场。正由于他信服性善论,因而不能容忍荀子提出的性恶之说,对荀子人性论提出辩难。荀子认为人们之所以想得到某种东西是因为他缺少这一东西,就像追求厚、美、广、富、贵是因为其自身处于与之相对的薄、恶、狭、贫、贱一样,人们对善的渴求也说明了人的本性乃是恶的。对于荀子的这一立论依据,徐积提出异议云:“荀子过甚矣!何不顾孟子之意也!孟子以仁义礼智谓之四端,夫端亦微矣,其谓仁者岂遂足用为仁哉,其谓义者岂遂足用为义哉,是在其养而大之也,此所谓‘薄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以其不足于中而必求于外’也,安得曰‘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中而不求于外’耶?故人之欲为善,以其善之未足也,而有可充之资、可为之质也,何必待性恶而后为善哉?性恶而为善,譬如搏水上山;善而为善,如水之流而就湿也,火之始然而燥也,岂不顺也?噫!荀子过矣!”[2]徐积认同荀子所言的“其不足于中而必求于外”,但他却转而以此来解释人之扩充“四端”以使其成仁成义的必要。

其实,无论是荀子以人之欲善作为论证性恶的依据,还是徐积对荀子立说逻辑的反驳,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人之欲善的原因,可以归于性善,也可以归于性恶,还可以出于其他缘由。谭宇权就曾对此做出精辟分析,他指出:“从逻辑上说,人类求善,可能有下列四种不同的原因:(1)本来性无善无恶,却想要善。(2)本来性有善有恶,却想要善。(3)本来性善,还要追求善。(4)本来性恶,所以要求善。”[3]由此可见,荀子或徐积都只从各自需要出发,截取其中某一种可能来论证自我观点,因而两者都是不严密的,说到底,谁也无法将对方驳倒。但徐积能看到荀子此处的逻辑漏洞,亦确有其见地。(www.xing528.com)

除驳斥荀子性恶的立论依据外,徐积还从荀子言语入手,找出言语背后可能潜存的悖论,以此向荀子发难。徐积针对荀子所言的“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荀子·性恶》)一句而指出:“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则是妻子未具而尝有孝矣;嗜欲得而信衰于友,则是嗜欲未得而尝有信矣;爵禄盈而忠衰于君,则是爵禄未盈而尝有忠矣;则是天下之性,未尝无孝,未尝无信,未尝无忠,而人之性果善矣!其所以不善者,外物害之也,岂性之罪哉?”(《节孝集》卷二十九《荀子辩》)徐积认为,按荀子自身的话语逻辑,说明在妻子未具、嗜欲未得、爵禄未盈之时,人当有孝、有信、有忠,这进一步说明人性中有忠、孝、信等基因,因此亦可说明人性善而非恶。徐积借荀子之言以反驳之,确实高明,但他以人有孝、有信、有忠来推论人性为善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荀子将忠、孝等德看作后天人为的产物,并非将其视为人性本有之物。徐积揭示出荀子此言中所潜藏的“人当有孝、有信、有忠”之意,依荀子的逻辑,并不能由此得出忠、孝、信为人性本具之物,仍不免流于自说自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