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诱导犯罪行为的阴谋在汉朝.文景之治的揭开

诱导犯罪行为的阴谋在汉朝.文景之治的揭开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刘恒故意纵容刘长,诱导刘长犯罪,暗示刘长可以为所欲为,激发刘长的野心,等刘长已经膨胀到无法收拾的时候,自然会有大臣站出来声讨他。于是,刘恒让丞相、御史大夫逮捕了那些本该给刘长开封条赠饮食的官员,把这些人全都弃市,然后将刘长以列侯之礼埋在雍县。第一步,由丞相御史大夫领头,带领百官上奏,要刘恒把刘长处死,这一

诱导犯罪行为的阴谋在汉朝.文景之治的揭开

刘长怎么就死了呢?

死得很奇怪。

当时,刘恒吩咐了,要让刘长乘坐缁车(缁车不同于囚车,不但体积大,且还有帷盖,刘邦出征时也乘坐缁车)去蜀郡,沿途各县都要负责押运。(令县次传。)

然而,刘长竟然在途中饿死了。

他怎么会饿死呢?

有两种可能。第一,刘长不愿意吃饭,绝食而死。在押送途中,刘长曾对身边的人说:“谁说的老子勇敢?我太骄纵以至于不能发现自己的过失,才沦落到如此地步的呀。”说完这些,刘长“乃不食而死”。由此可见,是刘长太郁闷了,他本来是天子般的人物,却突然变成囚犯,这中间的落差让他无法接受,他宁可死也不愿被人耻笑,于是自残而死。

但刘长之死也有第二种可能,即他是被活活饿死的。这有证据,史书明确说了,刘长的车上面有封条,他经过沿途各县的时候,县里面负责押送他的人都不敢打开封条。囚车一直到了雍县,雍县的县令才发现刘长死了(可能是尸体发臭以至于实在不能再往下运送了)。刘长乘坐缁车,外面人看不到里面,而各县的人连封条都不打开,自然也就不知道刘长的死活,更不能给刘长送饭,那么刘长很可能就是被饿死的。

这两种可能,我倾向于第二种。因为,我实在不能想象,一个人究竟得有多强的意志力,才能在饿得昏昏欲坠的时候拒绝食用自己面前可口的饭菜。

除过上面提到的疑点,整个过程还有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刘长的死,跟刘恒有关系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刘恒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保全他、赦免他,刘恒对待刘长,已经仁至义尽了。

但事情恐怕不这么简单。

在我看来,刘长最后的无法无天,都是刘恒纵容的结果。刘长最初犯法,他不管;杀死审食其,他不管;在京城里霸道到连薄太后和皇太子刘启都不敢惹,他不管;在国内按照天子的规格行事,他不管;别人劝他管一管,他也不管;甚至说刘长都自称东帝了,他还是不管……

刘恒这么做,是想干什么呢?是因为太珍惜和弟弟的亲情,才溺爱刘长,不忍心批评刘长?

这是很多人都持有的观点,但这种解释一点也不靠谱。第一,刘恒有儿子,但没听说他对自己的哪个儿子溺爱到如此程度,更没听说他哪个儿子像刘长这样放肆。他爱刘长会胜过自己的儿子?如果他认为放纵就是爱,那么他为何不放纵自己的儿子呢?他为何不把刘启放纵到让刘长也感到害怕呢?第二,刘长是吕雉养活大的,吕雉就跟刘长的妈妈差不多,难道刘长对刘恒的信任、依赖会胜过对吕雉的?刘长为何不在吕雉的时代狂妄而偏偏在这个他并不熟悉的刘恒当了皇帝之后才胡作非为呢?要知道,吕雉再怎么说也跟他生活了十多年,而刘恒当皇帝之前他们俩根本就没有见过面。若非刘恒故意纵容,刘长也不会在刘恒当上皇帝后突然变得“癫狂”。

刘长之死,除了上面所说的刘恒在纵容,还有第二个疑点。

刘长固然是朝廷的重犯,跑了事关重大,可是,押送囚犯的官员,难道不知道要打开封条才能给刘长送饭吗?如果遇到重要犯人就不敢打开封条而一直让犯人饿着,这些犯人岂不都得饿死?押送如此重要的犯人,押送官怎会连犯人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呢?

这不太像正常人干出的事。

那么,不开封条,会不会是有人指使的呢?

很有可能。且如果说有人指使,这个人只能是刘恒。首先,只有他才敢做这种事。其次,他并不怎么在意刘长的死活。

之所以说刘恒不在意刘长的死活,是因为在刘长被定了罪之后,是有人劝过刘恒的,但他没听。

劝刘恒的,就是前些日子建议他管制刘长的袁盎。

袁盎说:“淮南王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陛下太纵容他,且没给他派一个严厉点的丞相。淮南王是个刚烈之人,很爱面子,突然给他这么大的打击,我怕他会受不了,在路上得个风寒什么的病死。不过到那时候,陛下要背上个杀害弟弟的骂名可该怎么办?”

面对袁盎的劝说,刘恒说道:“我是故意让他吃苦的,很快就会召他回来。”

如果说刘恒因为没考虑到刘长的性格而让刘长经过沿途的每一个县(这么做似乎有故意羞辱刘长的意思),那么当袁盎提醒了他,他就不该再这么做,而应该想到刘长可能因为他的处置而死掉。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很在乎某人,很爱某人,就会对威胁此人的事件十分敏感。然而,即便袁盎明确说了刘长会因此而死掉,刘恒也没有在意这种提醒。

也许,刘恒根本就不在乎刘长,所以才没有默默地押送,而是让极好面子的刘长在经过沿途各县的时候,由各县的人负责押运(令县次传),生怕刘长丢的脸不够。

综上所述,我认为,刘长之死很可能是一个阴谋。是刘恒故意纵容刘长,诱导刘长犯罪,暗示刘长可以为所欲为,激发刘长的野心,等刘长已经膨胀到无法收拾的时候,自然会有大臣站出来声讨他。然后,刘恒再假惺惺地说不想惩罚刘长,和大臣演一出戏之后,给刘长定罪,最后在押送途中,用一些手段将刘长神不知鬼不觉地弄死(比如不给刘长送饭)。

然而,袁盎曾说过,如果刘长死了,他刘恒会背上杀死弟弟的骂名。如今

刘长真的死了,要怎么才能消除这个恶名声呢?

据史书记载,刘恒得知刘长的死讯后,不但哭得悲伤,还不吃饭。哭完,刘恒就和袁盎展开了一番十分奇怪的对话。

刘恒对袁盎说:“我没有听你的话,淮南王才死掉的呀。”

袁盎说:“淮南王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陛下还是想开点。”

刘恒问:“那我该怎么办呢?”(www.xing528.com)

袁盎说:“只有杀掉丞相和御史大夫,向天下人谢罪,才能消除恶劣影响!”

于是,刘恒让丞相、御史大夫逮捕了那些本该给刘长开封条赠饮食的官员,把这些人全都弃市,然后将刘长以列侯之礼埋在雍县。

这是一番十分突兀的对话,简直都有些无厘头了。

刘长死了,你让刘恒杀死丞相跟御史大夫干吗呢?即便怪罪,也只该怪罪县里那些不送饭的人,和丞相御史大夫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袁盎的精神是没有毛病的,所以他提的这个建议绝不是空穴来风,肯定跟消除刘长之死给刘恒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关系。就算像某些人说的那样,袁盎是想借此机会除掉丞相跟御史大夫,那么袁盎想除掉的人也肯定要跟此事有关,否则他就是神经病。

丞相和御史大夫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呢?

到底有什么关系,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只能推测。

试想,如果刘恒要暗箱操作杀死刘长,他会亲自出面,给地方官员做这种卑劣的指示吗?

肯定不会,他一定是通过丞相、御史大夫等高官往下面传达自己的意思。

正因为刘恒跟丞相、御史大夫合谋,所以他们演了一出戏。

第一步,由丞相御史大夫领头,带领百官上奏,要刘恒把刘长处死,这一次刘恒不答应。

第二步,百官再上奏,还是请求处死刘长,刘恒仍不答应,但指示他们废掉刘长的王位。

第三步,有关部门请示将刘长发放至蜀郡严道县,刘恒同意,并特别交代他们给刘长每天提供两斗酒五斤肉,还允许刘长带十个女人过去。

经历了这三步,刘恒给人看来,该是多么的仁慈啊!也只有如此,刘恒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不想杀害弟弟。那么当刘长真的死了的时候,就很少有人会怀疑到刘恒了。

然后,再由丞相、御史大夫出面,暗中指挥当地官员,不要打开车的封条。

最后,大功告成,而刘恒始终都一副悲伤、无辜、为难、痛苦的样子。

袁盎提出的杀死丞相和御史大夫这个建议,有三个目的:第一,杀人灭口,因为刘恒的授意是给了这两个人,他们死了,世上就没有任何人从刘恒那里得到过暗杀刘长的指示了,也就没有任何关于刘恒欲杀刘长的直接证据了;第二,以此来昭告世人,刘长之死全赖此二人办事不力,跟皇帝没有关系;第三,为了一个刘长,就处死丞相和御史大夫这么高的官,又能够彰显出刘恒对刘长的爱。

当然,在替罪羊的选择上,刘恒没有让丞相、御史大夫这么高的官来当,而是找了一批基层的小官。毕竟,现在的丞相是刘恒好不容易才得来的。

刘长的事件,至此可以告一段落。我对这段历史的解读,总结起来就是:刘恒想除掉刘长,于是循循善诱,鼓励刘长犯罪,最终以刘长手下的七十人造反(其实这七十个人弄了四十辆车有可能不是造反而是做其他事,被诬陷为造反)为借口,抓捕刘长,逐条数落刘长在刘恒的放纵下所犯的罪,然后刘恒跟大臣一起演戏、合谋,将刘长害死,刘恒为了消除杀死弟弟的骂名,就找了一大堆小官,让他们背了黑锅。

而故事讲到这里,就出现一个更大的问题:刘恒为何要整死刘长呢?

* * *

我认为,是因为害怕。

刘长和他一样,也是刘邦的儿子,且都是庶子,刘恒和刘长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比刘长大了几岁。当年,周勃等大臣拥立新皇帝的时候,刘长也是候选人。可以说,只要刘长在,就有当皇帝的可能,刘长的存在对刘恒而言是一种威胁。

而刘恒又是个极其小心、极其谨慎的人。

这一点,我们从刘恒当代王的时候就能看出。

刘邦的儿子里面,吕雉可以杀死老三刘如意、老五刘恢、老六刘友,能给老实的刘肥找上茬儿,可是那么多年过去,唯独刘恒是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一点问题都没有。在吕雉的统治下,他作为刘邦的儿子,要怎么才能保全性命呢?一定是低调、装傻、演戏、不犯错误。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十分谨慎,多年来不出一点差错。

所以,当吕雉唯一一次用赵国的领土试探刘恒的时候,刘恒以防守边境为借口拒绝了,结果消除了吕雉对他的顾虑,他安然无恙。

正因为谨慎,所以当诸吕被灭,大臣们请他入京的时候,他犹豫再三,经过了大臣辩论占卜、舅舅的打探,之后才战战兢兢地去了长安。饶是如此,他走到高陵的时候,都还要宋昌去长安再探一探。

正因为刘恒能装,不但骗了吕雉,还蒙住了周勃陈平等大臣,以至于这些人坚决要求刘恒来当皇帝。

也正是如此,刘恒甚至连拥立他的周勃陈平等人都不放心,在进入未央宫的当晚就夺了南北军权,交由自己从代国带来的人掌管。

如此谨慎之人,在遇到威胁自己地位的人之后,一定会采取一些措施。

刘恒登基之初,刘长在淮南国就有了不法行径,这让刘恒感受到刘长的不安分。于是,刘恒就准备试探试探,看刘长是不是危险分子,看他是不是真的对自己的皇位有威胁。然而,刘恒一试(可能还没开始试),就看到他目无尊上任性妄为,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击杀审食其,刘恒由是而认定刘长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不是盏省油的灯。事情到这一步,刘恒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名声,就只有给刘长挖坑了。审食其被杀而刘长安然无恙,就是刘恒给刘长挖下的第一个大坑。刘长越狂妄,刘恒除掉他的想法就越强烈,当然,对他也就越和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