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忠墓:一位蜀国英雄的永恒崇拜与遗憾

黄忠墓:一位蜀国英雄的永恒崇拜与遗憾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他召集当地士绅望族,出资捐款,主持修建了黄忠墓。刘沅实在是太崇拜这位蜀国英雄了,决定再为他心目中的偶像修建一座黄忠祠,给黄忠塑一个黄金铠甲、白须皓首的像。黄忠河这副楹联肯定黄忠立下的赫赫战功,也表明黄忠对蜀汉的忠心。很遗憾,黄忠祠和黄忠墓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留下来,但是黄忠老当益壮、老而弥坚的形象早已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黄忠墓:一位蜀国英雄的永恒崇拜与遗憾

在成都西郊摸底河斗渠的中段,有一个村庄因为河岸有鸡矢树而被人叫作鸡矢树村。直到清道光初年,这个村子发生了一件震惊成都的大事。那是道光五年(1825),在湖北天门任职的翰林学士刘沅回乡省亲,一日路过鸡矢树村时,偶然在一块农田中发现一条玉带和一块石碑。刘沅根据石碑上的汉篆文字,依稀认出几个大字:“黄公刚侯讳字汉升之墓”。这一看,可把刘沅激动坏了。“汉升”不就是黄忠吗?!随后,人骨架、剑、玉器等也相继出土。其实,关于黄忠死后葬在哪里这件事,一直没有定论,在不同朝代的文献中,都无法找到确切答案。但刘沅认为,尽管黄忠死在定军山,但依礼制,黄忠这样级别的大将一旦病逝,肯定会扶柩回朝安葬,或在原郡建立生祠衣冠冢,所以不排除黄忠先葬定军山,后迁葬于鸡矢树村这种情况。

刘沅也是古道热肠,心想这么一个英雄,当然应该风风光光地受后世拜祭与敬仰。于是,他召集当地士绅望族,出资捐款,主持修建了黄忠墓。墓修好后,又在墓周砌上青砖,建成陵园,还种植上百棵柏树。远远望去,鹊绕松柏,殿映朝阳,庄严古朴,典雅异常。可是仅仅一个墓地还不够表达人们对黄忠的钦佩与敬仰,这里的桥和河水都要以黄忠命名。于是摸底河斗渠改称黄忠河,斗渠通向黄忠墓的一座拱桥也变成了黄忠桥。刘沅实在是太崇拜这位蜀国英雄了,决定再为他心目中的偶像修建一座黄忠祠,给黄忠塑一个黄金铠甲、白须皓首的像。祠堂建好后,他还让他的儿子刘桂文为祠堂撰写了一副楹联:

北伐中原,溯汉中王业所基,惟公绩最;

西城留墓道,与昭烈庙堂相望,有此祠高。(www.xing528.com)

黄忠河

这副楹联肯定黄忠立下的赫赫战功,也表明黄忠对蜀汉的忠心。自黄忠祠、黄忠墓建成后,鸡矢树村也在成都开始有了名气,乡亲们都知道西郊有这么一处景观,每逢清明都要到此祭祀。此时,再用“鸡矢树村”这个名字就有点土气,于是“黄忠村”这个名字就渐渐地取代了原地名,住在此地的人们也因为有黄忠墓和黄忠祠而感到骄傲。据曾经居住于此的老人们讲,20世纪30年代,黄忠祠还进行了改建,新挂的“威震定军”“扶汉辅臣”两块匾额,还是由当时四川陆军第一军军长、著名爱国人士但懋辛题写。很遗憾,黄忠祠和黄忠墓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留下来,但是黄忠老当益壮、老而弥坚的形象早已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如今,从黄忠村延伸出来的黄忠街、黄忠文化广场、黄忠祠游园等地标建筑,仍然在向我们述说着黄忠的功绩与风范——宝刀不老,浩气长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