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青艺术系列丛书:原乡山水的寻找与超越

周青艺术系列丛书:原乡山水的寻找与超越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在前期完成的一批铜版画和近期完成的油画《原乡山水系列》,可以看作是这一精神历程的两个阶段,即寻找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阶段。她近期画的一批“油画山水”表明,她面对自身处境所具有的一种自我调适的应变能力。此外,周青转向山水与她喜欢游山历水也分不开。正因如此,传统山水就是典型的男性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男权社会的文化图式。从这个意义看,周青的油画山水也可视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对上千年男权文化的响应。

周青艺术系列丛书:原乡山水的寻找与超越

1989-1999创作油画

原乡我的精神家园》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艺术,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男性话语中分离出来,转向对自身经验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确认,从而走上了一条自我探寻之路,建立起一种具有独立精神品格文化指向的女性话语。周青的艺术正是在这样一条自我探寻的道路上不断寻找着自我和超越着自我。

周青的画从材料上可分为铜版画和油画,从阶段上看她的昼也经历了两个不同的过程。她在前期完成的一批铜版画和近期完成的油画《原乡山水系列》,可以看作是这一精神历程的两个阶段,即寻找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阶段。周青的一组铜版画若从技术角度看,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类似于水墨的偶然性效果中来,从而忽略了这些虚幻的图像所隐含的真实内容。事实上,周青这批画最集中地表达了一个女性的心灵状态。那个隐匿在昼中的“自我”时而虚无缥缈时而面对着精神的孤独黯然神伤。这些画无异于她在一个非常个人化的空间中的自言自语。而女性艺术家的自我探寻之路正是从这种面对自我的沉思中开始的。

但是,周青没有将自己永久封闭在这个纯属“自我”的天地之中,她终于从一种自我空间中解脱出来,走向广阔的自然空间。她近期画的一批“油画山水”表明,她面对自身处境所具有的一种自我调适的应变能力。这些“油画山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景画,它们不仅不是在对景写生中完成,而且也不是将视点转向真的名山大川。她画的实际上是自己心中的山心中的水,是可以寄寓她心灵的“原乡”。

如果与前一段的“寻找自我”联系起来,我们就不难发现,在这里,画家是为自己开拓出一个新的精神空间。“造”既是一种心灵的自我解脱,也是在为自己建造一座精神家园。她终于从那个隐秘的自我空间中走了出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拓展。

不少画家都曾尝试用油画画“山水”但多不能如愿。但是她开始不久即很快把握到传统山水画中一些很本质的层面。中国山水画与西洋风景最大的不同是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的气息,而非截取自然一角真实地再现自然之面貌。周青的油画山水并不着意于描绘一山一石,而在于山石在整体上所形成的气势与气韵。她的画有一种很强的“笔墨感”,笔墨在运行间自然产生出一种节奏和韵律。从而将一种水墨趣味转换到昼布上和油彩中,这是十分难得的。

此外,周青转向山水与她喜欢游山历水也分不开。她每到一地,都要在自己珍藏的地图上标上一个记号,每去一处,就觉着心里多了一块天地。作为一个现代女性这也许不足焉奇,但在过去,“足不出户”的“三寸金莲”与名山大川是无缘的。正因如此,传统山水就是典型的男性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男权社会的文化图式。女性的解放,使她们有条件参与到这一文化图式的创造中来。而用油画来画山水,造就更增加了创造的难度。从这个意义看,周青的油画山水也可视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对上千年男权文化的响应。

作者:贾方舟

年代:1999年

《原乡山水系列1》 120×120cm 1989年 布面油画(www.xing528.com)

《原乡山水系列2》 120×120cm 1989年 布面油画

《原乡山水系列3》 150×150cm 1989年 布面油画

《原乡山水系列4》 30×30cm 1989年 布面油画

《原乡山水系列5》 150×100cm 1989年 布面油画

《原乡山水系列6》 100×80cm 1989年 布面油画

《原乡山水系列7》 150×150cm 1989年 布面油画

《原乡山水系列8》 150×150cm 1989年 布面油画

《原乡山水系列-拼图》 150cm×150cm×4 1989年 布面油画

《原乡山水系列-拼图》 150cm×130cm×4 1989年 布面油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