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冬期施工:措施、注意事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冬期施工:措施、注意事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冬期低温施工时,必须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靠的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抗冻、抗裂等各项指标的要求。(二)冬期施工措施1.调整配合比和掺外加剂对非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发热量较高的快凝水泥。实践证明,蓄热法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种最简单、经济的冬期施工法。(三)冬期施工注意事项砂石骨料宜在进入低温季节前筛洗完毕,成品料堆应有足够的储备和堆高,并宜进行覆盖,以防止冰雪和冻结。

冬期施工:措施、注意事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

(一)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一般要求

下列气温条件下的混凝土施工,应采用冬期施工法:

(1)寒冷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稳定在-3℃以下时;

(2)温和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下时。

冬期低温施工时,必须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靠的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抗冻、抗裂等各项指标的要求。

混凝土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是指混凝土允许受冻而不致使其各项性能遭到损害的最低强度,也就是在遭受冻结时混凝土本身就具有抵抗冰胀应力的最低强度。

规范规定:冬期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受冻前,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得低于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得低于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40%;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MPa,掺防冻剂的混凝土,温度降低到防冻剂规定温度以下,混凝土的强度也不得低于3.5MPa,内部大体积混凝土应不低于5MPa,外部大体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不低于10MPa。

(二)冬期施工措施

1.调整配合比和掺外加剂

(1)对非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发热量较高的快凝水泥。

(2)提高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3)掺早强剂、早强型减水剂或性能更好的复合型防冻剂(它具有减水、早强、引气、防冻的复合效果)。其中氯盐的掺量应按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并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4)采用较小的水灰比,W/C<0.6。

(5)掺引气剂,以减缓混凝土冻结时在其内部水结冰时产生的静水压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冻性能,但含气量应限制在3%~5%。因为,混凝土中含气量每增加1%,会使强度损失5%,为弥补由于掺引气剂导致的强度损失,最好与减水剂并用。

2.原材料加热法

当日平均气温为-2~-5℃时,加热水拌和;当气温再低时,可考虑加热骨料。水泥不能加热,但应保持正温。

水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80°C,并且要先将水和骨料拌和,这时水温不得超过60℃,以免水泥产生假凝。假凝是指拌和水温超过60℃时,水泥颗粒表面将会形成一层薄的硬壳、使混凝土和易性变差、而后期强度降低的现象。

砂石加热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00℃,平均温度不宜超过65℃,并力求加热均匀。对大中型工程,常用蒸汽直接加热骨料,即直接将蒸汽通过需要加热的砂、石料堆中,料堆表面用帆布盖好,防止热量损失。

水加热,可用蒸汽管插入水中喷以蒸汽,或水装入大锅内生火加热。骨料加热,可用蒸汽直喷,或将盘曲的蒸汽管(管的四周钻一些小孔)埋于骨料堆中,管内通蒸汽烘热。

表3-35 拌和水及骨料最高温度(℃)

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表3-35的规定。

3.蓄热法养护

蓄热法就是利用对混凝土组成材料(水、砂、石)预加的热量和水泥的水化热,再用保温材料对浇捣好的混凝土进行覆盖,尽可能把混凝土在浇筑时所包含的热量和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蓄积起来,以延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使混凝土在达到抗冻强度以前,始终保证正温。常用的养护方法有喷膜养护、铺膜养护、太阳能养护,或用草帘、锯末、草、炉渣、珍珠岩、麦秸等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覆盖养护。使用的保温材料必须干燥,以免降低保温性能。

采用蓄热法施工时,最好使用活性高、水化热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

蓄热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混凝土温度,如温度低于规定的温度时,应采取补加覆盖材料或采用人工加热等办法使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正常水化温度。

实践证明,蓄热法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种最简单、经济的冬期施工法。在日最低平均气温不低于-10℃,浇筑块表面率(表面积与其体积比)小于5时,采用蓄热法最为适宜。

蓄热法施工前应进行热工计算。

4.加热养护法

当使用蓄热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加热养护法。常用的方法有暖棚法、蒸汽加热法和电热法。(www.xing528.com)

(1)暖棚法。暖棚法是利用保温材料搭成暖棚,把整个混凝土浇筑块围护起来,并在暖棚内点燃炉火或通暖气,保证棚内有较高的温度。此方法仅适用于严寒地区,且建筑物不大的场合。在暖棚内点燃明火,应特别注意防火,并要求有一定的防火设施。

(2)蒸汽加热法。利用蒸汽可使新浇筑的混凝土有较高硬化温度,而且还可以得到较大的湿度,促进水泥水化作用,使混凝土凝结硬化速度加快。此法也常用来养护混凝土预制构件。

(3)电热法。如红外线法、电极法、电热毡法等。

电热法养护的一般规定见表3-36。电热法养护恒温时的极限容许温度见表3-38。电极法所用电极不能取出,耗钢量多,还需要电器设备,故很少采用。电热毡养护的要点见表3-39。

表3-36 各种电热法养护的一般规定

表3-37 混凝土养护升、降温速度控制(℃/h)

表3-38 电热法养护恒温时的极限容许温度(℃)

表3-39 电热毡养护

注 电热毡如用民用品,应按模板规格订制。

(三)冬期施工注意事项

(1)砂石骨料宜在进入低温季节前筛洗完毕,成品料堆应有足够的储备和堆高,并宜进行覆盖,以防止冰雪和冻结。

(2)拌和混凝土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并将水或冰水排除。

(3)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应比常温季节适当延长,延长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比常温搅拌时间再延长0.5倍)。

(4)掺抗冻剂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仓温度不得低于5℃。有条件时,尽量提高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5)在岩石基础或老混凝土面上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其温度。如为负温,应将其加热成正温。加热深度不小于10cm,并经验证合格方可浇筑混凝土。仓面清理宜采用喷洒温水配合热风枪机械方法,寒冷期间亦可采用蒸汽枪,不宜采用水枪或风水枪。在软基上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时,必须防止与地基接触的混凝土遭受冻害和地基受冻变形。

(6)混凝土搅拌机应设在搅拌棚内并设有采暖设备,棚内温度应高于5℃。混凝土运输容器应有保温装置。

(7)浇筑混凝土前和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清除钢筋、模板和浇筑设施上附着的冰雪和冻块,严禁将冰雪冻块带入仓内。

(8)在低温季节施工的模板,一般在整个低温期间都不宜拆除。如果需要拆除,要求:

1)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

2)具体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要求,应满足温控防裂要求。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降温可能超过6~9℃时,应推迟拆模时间;如必须拆模时,应在拆模后采取保护措施。

(9)低温季节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温度检查:

1)外界气温及暖棚内气温每4h至少测量一次;

2)水温及骨料温度每2h至少测量一次;

3)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和浇筑温度,每2h至少测量一次;

4)已浇块体内部温度,浇后3d内应特别加强观测,以后按气温及构件情况定期观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