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温沿河地委工作及渭南红色档案

重温沿河地委工作及渭南红色档案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8年5月,中共沿河地委正式成立,书记王俊,组织部长白云峰,宣传部长王博,职工运动部长胡达明,青年部长薛焰,委员吕剑人。地委机关设在大众书店,后环境恶化迁往同蹄、临河。大荔、平民虽属沿河地委工作区,但尚未建立起党的组织。沿河地委成立前,我的活动经费是完全自理的,就是说从家里要钱维持生活,和走到各地同志家里吃饭。

重温沿河地委工作及渭南红色档案

1938年5月,中共沿河地委正式成立,书记王俊,组织部长白云峰,宣传部长王博,职工运动部长胡达明,青年部长薛焰,委员吕剑人(主要做一七七师工作)。地委机关设在大众书店,后环境恶化迁往同蹄、临河。地委下辖韩城、合阳、澄县、朝邑、大荔、平民(1950年撤销其辖区并入朝邑县)。韩城县委书记段异文,组织部长孙昶,宣传部长孙云斋,军事部长薛瑞芝,青年部长李启荣,(约)有党员300多人;合阳县委书记贺三多,组织委员刘永端,宣传委员管建勋,委员何邦魁,党员(约)二百几十人,朝邑县工委书记张重义(并)兼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张正德,军事委员刘钟谐,民运委员党文伯,(约)有党员二百几十人。大荔、平民虽属沿河地委工作区,但尚未建立起党的组织。

我任地委组织部长后,除继续跑澄城党的工作外,经常同王俊同志一起或自己单独一人跑各县检查巡视工作。

1938年是沿河党组织的大发展时期,这一年我个人就介绍了三十几名党员,到1939年春,韩、合、澄、朝4县(约)有1000多名党员。这段党的工作任务是积极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进行抗日宣传,深入发动群众,恢复、发展、巩固党的组织,狠抓武装力量,准备迎击日寇渡河时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武装保卫家乡。当时省委提出的政治口号就是“巩固团结,保卫陕西”,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一政治口号而奋斗。(www.xing528.com)

沿河地委成立前,我的活动经费是完全自理的,就是说从家里要钱维持生活,和走到各地同志家里吃饭。地委成立后,省委每月补贴8元生活费,常是早一顿晚一顿,饥一顿饱一顿,到谁家吃谁饭,只是在吃不上饭的时候才花补贴钱买饭吃。至于穿衣服那就只有穷凑合了。跑路就靠两条腿,一度借用刘江霞一辆自行车用,坏了还没有钱修,还是两条腿最可靠。有时跑些地方还不愿被人认出,就戴顶礼帽或打把洋伞半遮面。一次我和何邦魁一块出去,两人都戴着礼帽,在路过一个村庄时正遇上小学放学,小学生看见了我们就大声乱喊“汉奸”“汉奸”!从此礼帽也戴不成了。1939年春节过后,我同孙昶、杨力生去省委参加了组织工作会议后就离开了沿河地委。

1991年春于渭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