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触觉情感带来的创作成果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触觉情感带来的创作成果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具体设计中,这两种因素互相结合、相辅相成。在进行形态构成训练时,要多用手摸、眼观来辨别肌理的具体性质,经过大量经验积累后,逐渐发展到单凭视觉就能判断肌理的性能,这是因为每个材质的不同、结构的区别、纹理的变化,会使受众有不同的触觉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设计目的,给予恰当合理的表面处理方式及表现效果,从而给受众以不同的触觉情感体验。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触觉情感带来的创作成果

触觉作为造型要素,源自二十世纪的未来派大师马列维奇所发表的触觉主义宣言。触觉(压觉:硬、软、滑、糙等;痛觉:痒、酥、浅痛、深痛等;温度觉:热、温、凉、冷等;湿度觉:干、阴、潮、湿等)是综合的皮肤感觉。触觉,有两层含义:一是直接感觉,以实际材料和材料表面的实际组织构造为基础;二是心理感受,以材料表面组织构造所构成的心理假象为基础。在具体设计中,这两种因素互相结合、相辅相成。在进行形态构成训练时,要多用手摸、眼观来辨别肌理的具体性质,经过大量经验积累后,逐渐发展到单凭视觉就能判断肌理的性能,这是因为每个材质的不同、结构的区别、纹理的变化,会使受众有不同的触觉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即使是一样的材质,假如对其设计处理有区别,那么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及不同触觉感受。例如没有经过处理的玉器是平凡而粗糙的,而经过设计师加工设计后就会变的光滑、有型。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设计目的,给予恰当合理的表面处理方式及表现效果,从而给受众以不同的触觉情感体验。

在触觉设计中,肌理的处理尤为重要。相同材料,具备了统一协调性,进一步的创造是在统一中寻求对比变化性。也可以利用不同材料构成肌理,材料对比的变化形状、面积、色彩等,这时候肌理的配置应侧重在统一协调上。肌理是形体的表象,与形体关系密切,要想在某个形体上具体配置肌理效果,可以根据使用方式视线投射的方向,也可以根据比例权衡的法则。既然肌理可以丰富形体的表情,那自然应将肌理布置在视线能经常看到的部位。肌理之所以能加强立体感,显然是由于其形状、分割配置关系所致,因此,肌理的配置要符合使用情况,因地制宜。(www.xing528.com)

设计作品如果没有触觉可能会让人感觉单调,假如能加上手感,那么会给人带来更丰富的情感,通过手与设计作品的接触,可让人有更快乐、更满足的体验。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认为:“设计师应先不要急着画草图,而是先想想使用者的感受。现代科技越便利,感官就越退化。现在的我们可能已经不太会写字,连封信也写不规范……我希望设计能帮助人找回感官的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