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RevitArchitecture:创建窗户安全栏杆

RevitArchitecture:创建窗户安全栏杆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创建栏杆界面。图8-2-3图8-2-48.选中第7步绘制完成的窗户安全栏杆,单击的“复制”命令,通过“与选定的标高对齐”将其复制到F2,完成对“教工之家”F2层7轴C1237安全栏杆的创建。

RevitArchitecture:创建窗户安全栏杆

1.打开上节完成的“8.1创建室内楼梯”项目文件,另存为“8.2创建扶手”,切换为F1楼层平面视图。

2.单击【建筑】→【楼梯坡道】→【栏杆扶手】的下拉三角符号,选择【绘制路径】命令,进入“修改|创建栏杆扶手路径”界面。

3.单击【属性】面板【编辑类型】,进入“类型属性”对话框,如图8-2-1所示,复制“900 mm”族类型,命名为“教工之家-室内窗户安全栏杆”。

图8-2-1

4.单击“类型参数”中“栏杆位置”的“编辑”按钮,进入“编辑栏杆位置”对话框。如图8-2-2所示,修改“主样式”第2行“栏杆族”为“栏杆-圆形:25 mm”,修改“相对前一栏杆的距离”为“200.0”。修改“栏杆族”为“栏杆-圆形:25 mm”。修改“支柱”参数,“起点支柱”和“终点支柱”处“栏杆族”均为“栏杆-圆形:25 mm”;“起点支柱”的“空间”值改为“60.0”;“终点支柱”处“空间”值改为“-60.0”;修改“转角支柱”处“栏杆族”为“无”,即窗户安全栏杆转角处不设置支柱。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类型属性”对话框。

图8-2-2

5.修改“类型参数”的“顶部扶栏”类型为“圆形-40 mm”,确认“高度”为“900.0”,其他参数不做修改。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创建栏杆界面。

6.确认【属性】面板“底部标高”为“F1”,确认【绘制】面板“绘制”方式为“直线”,移动鼠标至7轴A、B轴间外墙核心层内边界线与C1237交点处,单击左键,向左延伸100宽度,向上绘制至参照平面,向右延伸至1/B轴、C轴间外墙核心层内边界线与参照平面交点处,单击左键,按键盘Esc键2次,结束栏杆路径绘制,如图8-2-3所示。

7.单击“完成编辑模式”按钮,切换至三维视图,利用鼠标框选F1层C1237周边构件,单击【视图控制】栏的“临时隐藏/隔离”命令,选择“隔离图元”,可看到如图8-2-4所示栏杆图。此时被隔离的图元界面出现蓝色的“临时隐藏/隔离”线框,查看无误后,再次单击“临时隐藏/隔离”命令,选择“重设临时隐藏/隔离”命令,查看所有构件。

图8-2-3

图8-2-4(www.xing528.com)

8.选中第7步绘制完成的窗户安全栏杆,单击【剪贴板】的“复制”命令,通过“与选定的标高对齐”将其复制到F2,完成对“教工之家”F2层7轴C1237安全栏杆的创建。

9.切换视图至F1楼层平面视图,单击【属性】面板【视图范围】的“编辑”按钮,如图8-2-5所示,修改“剖切面”的“偏移量”为“2500.0”,单击“确定”返回平面视图,可见1轴楼梯间窗在当前视图中已经可见。

图8-2-5

10.单击【建筑】→【楼梯坡道】→【栏杆扶手】的下拉三角符号,选择【绘制路径】命令,进入“修改|创建栏杆扶手路径”界面。

11.确认【属性】面板当前族“类型”为“教工之家-室内窗户安全栏杆”,修改实例属性值“底部偏移”为“2500.0”,单击“应用”按钮。

12.确认【绘制】方式为“直线”,移动鼠标至B轴、1/B轴间的C1015处,在外墙核心层内边界线处沿C1015靠内侧轮廓线处绘制一条路径线,如图8-2-6所示。

13.单击“完成编辑模式”按钮,完成该段栏杆扶手的绘制,切换至三维视图,该段栏杆如图8-2-7所示。

14.选中第13步绘制完成的窗户安全栏杆,单击【剪贴板】的“复制”命令,通过“与选定的标高对齐”将其复制到F2,并修改【属性】面板实例属性值“底部偏移”为“1800.0”,如图8-2-8所示,完成对“教工之家”F2层1轴C1015安全栏杆的创建。

图8-2-6

图8-2-7

图8-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