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坛新星: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成果

政坛新星: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藏期间,噶尔丹也未脱离卫拉特蒙古的政治生活,不时返回准噶尔参与其兄僧格的政治、外交活动。噶尔丹在僧格旧部和卫拉特蒙古著名首领楚琥尔乌巴什、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支持下,投入了这场上层统治集团的权力争斗。噶尔丹“遂为所部长”[9],成了准噶尔政坛的风云人物。俄国政府对噶尔丹上台十分重视。1671年夏天,噶尔丹上台不久,即派信使把他已经控制准噶尔部局势的情况,通过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将军苏马洛科夫转告俄国当局。

政坛新星: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成果

噶尔丹生于顺治元年(1644),为准噶尔部著名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青年时即赴西藏“投达赖喇嘛,习沙门法”[1],颇得达赖五世器重,曾授予呼图克图尊号。但噶尔丹并未潜心于佛门之道,而是“不甚爱梵书,惟取短枪摩弄”[2],并与当时西藏的实权人物第巴桑结嘉措相交甚密。在西藏期间,噶尔丹也未脱离卫拉特蒙古的政治生活,不时返回准噶尔参与其兄僧格的政治、外交活动。据俄国档案记载,1668年4月6日,噶尔丹在僧格驻地自己的帐内,设宴招待了正在准噶尔访问的俄国使者伯林,并不顾当时僧格要求俄国归还属民捷列乌特人的强硬立场,向伯林表示:我们“卡尔梅克人和台吉们在任何地方都不要发动对皇上陛下的战争。没有什么必要保护我们那些已经迁往皇上陛下那边去的捷列乌特人”[3]

康熙十年(1671),准噶尔部首领僧格在内讧中被杀,消息很快传到西藏,噶尔丹在西藏僧俗上层全力支持下,日夜兼程返回准噶尔,临行“达赖喇嘛多秘语,膜拜别”[4]。噶尔丹在僧格旧部和卫拉特蒙古著名首领楚琥尔乌巴什、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支持下,投入了这场上层统治集团的权力争斗。噶尔丹在准噶尔部众中有很大的号召力,一则史料曾生动记述:“嘎尔旦(噶尔丹)益集合烬余,故部落闻嘎尔旦归,稍稍集聚千余骑。欲进,众曰:‘兵寡地除,姑少留,俟畔。’嘎尔旦曰:‘进!汝等视吾枪所向。’众皆曰:‘者。’华语诺也。”[5]噶尔丹率部与车臣、卓特巴巴图尔联军激战于阿尔泰山地区,其同父兄车臣“率万骑接战,三分其军,驰向东,尘翳障天日。嘎尔旦独当先,跃马挺枪,最深入,斩杀百十骑,溃其军,身不著一矢”[6]。车臣、卓特巴巴图尔联军不敌,退守“金岭口,岭高,转石如雨下。嘎尔旦命更番仰攻,众莫敢往。嘎尔旦立斩宰僧数人,徇于军。身率二十骑先登,呼声振天地。遇七清汗(车臣),入其车,手缚之,左右皆走散,莫敢当,皆大惊异以为神,弃弓矢,下马趋拜降”[7]。车臣兵败被杀,卓特巴巴图尔携幼弟达哩及残部逃青海[8]。噶尔丹“遂为所部长”[9],成了准噶尔政坛的风云人物。(www.xing528.com)

俄国政府对噶尔丹上台十分重视。1668年,俄国使臣伯林回国后立即将噶尔丹的谈话做了详报,引起俄国西伯利亚当局的极大兴趣,在“一直是个多事的邻居”中[10],竟出现了这么一个难得人物。刚执掌政权的噶尔丹也急于改善外部环境,缓和与俄国的关系。1671年夏天,噶尔丹上台不久,即派信使把他已经控制准噶尔部局势的情况,通过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将军苏马洛科夫转告俄国当局。同年10月,噶尔丹无视僧格在1670年对俄国人斯基宾发出必须交回准噶尔部属民,否则将扣留即将从北京回国的俄使阿勃林的警告,热忱接待并派专使护送阿勃林至托波尔斯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