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费县西北的古代地名费与鲁国征讨词的历史

费县西北的古代地名费与鲁国征讨词的历史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费(bì),古代的地名,今位于山东费县西北。本年就是鲁国国君率领军队征讨淮夷、徐戎的誓师词。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认为是作于周初三监叛乱之时,但是这种说法与相关历史有所冲突。因此认为是作于周公还政之后。经常用这个分支来代表淮夷,有时候会将其称为“徐夷”,是我国古代东方较早的一个少数民族。风,在《史记·鲁世家》中引用了郑玄的说法,认为风,乃是跑丢的意思。

费县西北的古代地名费与鲁国征讨词的历史

【题解】

费(bì),古代的地名,今位于山东费县西北。《孔传》中说:“费,鲁东郊之地名。”誓,誓师诰诫之词。本年就是鲁国国君率领军队征讨淮夷、徐戎的誓师词。

关于本篇的写作年代,有多种说法。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认为是作于周初三监叛乱之时,但是这种说法与相关历史有所冲突。《书序》中则说: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因此认为是作于周公还政之后。此说法也未必妥当。现今未有定论。

【原文】

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

“今惟淫舍牿牛马,杜乃擭,敜乃穽,无敢伤牿。牿之伤,汝则有常刑!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复之,我商赉汝。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无敢寇攘,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

【注释】

①徂:语助词。兹:此。淮夷:古代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现今山东省境内,从商朝其相继南迁,到了西周时期大部分都迁到了现在的淮水流域。徐戎:淮夷的一个分支。经常用这个分支来代表淮夷,有时候会将其称为“徐夷”,是我国古代东方较早的一个少数民族。

②敹(liáo):缝制(衣服)。现在在苏北等地方的一些方言中依然在沿用。甲:甲衣。胄:头盔。

③不吊:不善,这里指未准备妥当。

④淫:大。牿:约束牛马的桎梏

⑤马牛其风:牛马乱跑走丢。风,在《史记·鲁世家》中引用了郑玄的说法,认为风,乃是跑丢的意思。

⑥臣妾:军中的奴隶,男的称为“臣”,女的称为“妾”。逋逃:逃脱。

⑦越逐:违犯军纪去追捕追赶。

⑧商赉(lài):赏赉,赏赐的意思。

⑨寇攘:强抢掠夺。(www.xing528.com)

【译文】

鲁公说:“唉!大家不要喧闹了,听我来下达命令!如今淮夷、徐戎都起来反叛。赶快缝制好你们的铠甲与头盔,系好你们的盾牌,不可不准备好!准备好你们的弓箭,锻造好你们的戈矛,磨好你们摒弃的刀刃,不可不准备妥当。”

“如今要将牛马从脚铐桎梏中解放出来,将不妥的计划丢掉,填上捕捉野兽的陷阱,让牛马不受到伤害。假如伤害了牛马,你们就会受到处罚。如果牛马慌乱走丢了,随军的男女奴役逃跑了,你们不能脱离战阵、军队去追赶。假如获得了这些牛马与奴隶,要恭顺地交还给失主,我会给予奖励。假如你们违反了纪律去追赶,又没有将其交还给失主,你们就要受到刑法的处罚。不可抢劫掠夺,如果翻过墙去盗窃牛马,诱导奴隶脱逃,你们就应受到刑罚的处罚。”

【原文】

“甲戌,我惟征徐戎。峙乃糗粮,无敢不逮;汝则有大刑!鲁人三郊三遂,峙乃桢干。甲戌,我惟筑,无敢不供;汝则有无馀刑,非杀。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无敢不多;汝则有大刑!”

【注释】

①峙:通“痔”,这里指储备,预备。糗(qiǔ)粮:干粮。糗:将煮熟的米碾成粉。

②三郊三遂:西周地方制度分为郊和遂,将城外称为郊,将郊外称为遂。

③桢干:筑墙的工具。

④筑:建造攻击敌人的工事。

⑤汝则有无馀刑,非杀:曾运乾在《尚书正读》中解释说:“本意言非杀尚有馀刑无?犹上下文汝则有大刑,特变问以取折耳。”

⑥刍(chú)茭( jiāo):牛马的饲料、草料。

⑦无敢不多:在《史记·鲁世家》中写为“无敢不及”,与上文中提到的“无敢不逮”句式相同。

【译文】

“甲戌日这一天,我要去讨伐徐戎。大家要准备好干粮,谁若是达不到军兴的干粮标准,将会被处以死刑。鲁国各地的百姓,要准备好修筑营垒的工具。甲戌这一天,我们要建造好攻敌工事,不能不准备好这些军事屋子。假如敢不予以准备,初二判处死刑,难道还有别的处罚吗?鲁国各地的百姓还要准备好可以喂养牛马的饲料,不能不充足,谁如果敢准备得不足,那就处以死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