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风险应对

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风险应对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后处在一、二级的致灾因子,即可忽略、可容许风险等,一般多采取风险自留的方法。对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后处在三、四级的致灾因子,即中度、重度风险,一般采取减轻、转移的措施方法,花费适当的人力财力物力,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损失量,达到风险主体能接受的范围内。

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风险应对

针对风险评估阶段的评估结果,应对风险评估阶段评估出的各致险因子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结合交通运输部下发的《关于开展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以及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处在三、四级的隧道施工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计划,并制订方案或措施降低风险等级,达到经济技术双赢的目的。

3.5.1.1 风险应对的原则

(1)风险支出与收益相对等

为减小、转移风险付出的代价应与收益相对等,风险支出与回报应建立在成本效益最佳的前提下。风险支出大于收益,会导致风险管理经济性差、效率低下;风险收益大于风险支出,不利于风险承担方发挥积极性,容易导致信用危机。

(2)有效控制原则

各风险承担主体应结合自身经济、技术、人力物力的优势,有效地分配承担风险。按照风险管理经济性,风险一般由最有能力承担它的风险主体承担。

(3)责任划分应分明

充分考虑风险主体之间的灰色地带,各风险主体权责应明确,充分考虑风险发生的各种损失,建立全面而诚信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避免扯皮现象或损失无责任人的情况发生。(www.xing528.com)

3.5.1.2 隧道施工风险应对策略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风险应对同其他工程类一样,包括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各种组合形式。

公路隧道常处于复杂的山岭自然环境中,对于自然灾害、气候恶劣影响、地震不可抗力因素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材料、机械的灾难性毁灭风险,可通过风险转移即通过投保的方式将财产损失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对于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后处在一、二级的致灾因子,即可忽略、可容许风险等,一般多采取风险自留的方法。自留并不是不管不问,而是在不另外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通过监视来维持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活动,一旦突破红线进入三级风险以上,则必须采取措施控制。

对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后处在三、四级的致灾因子,即中度、重度风险,一般采取减轻、转移的措施方法,花费适当的人力财力物力,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损失量,达到风险主体能接受的范围内。不仅如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时时监控反馈措施落实情况,并控制风险发展,避免新风险的出现。

针对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后处在五级的致灾因素,尽量采取规避的方法,即通过放弃实施的方式,重新制订新的方案,再看其能否满足经济技术可行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