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识图与CAD:复杂编辑命令解析

建筑识图与CAD:复杂编辑命令解析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菜单方式:“修改”→“对象”→“多段线”;2)工具栏按钮:;3)键盘命令:pedit或pe。图1-243“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其中各个编辑工具的含义如下:1)“十字闭合”:两条多线相交为闭合的十字交点,所选第一条多线被修剪,第二条多线保持原状。图1-244对齐操作示例4.使用对象特性编辑对象使用工具栏修改对象特性。命令执行后,弹出对象“特性”选项板,如图1-246所示。2)特性窗口项目说明。

建筑识图与CAD:复杂编辑命令解析

1.编辑多段线

(1)任务。对多段线进行编辑,可以完成的操作有:用圆弧曲线拟合多段线:闭合或打开;修改半宽,宽度;编辑长度:将其他直线、圆弧、多段线编辑为一条新的多段线。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对象”→“多段线”;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pedit或pe。

(3)提示。

选择编辑的多段线:选择要编辑的多段线。

输入选项[闭合(C)/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反转(R)/放弃(U)]:

1)闭合(C):打开或闭合多段线。当所选择的多段线是闭合的,此选项为打开;反之,为闭合。

2)合并(J):把非多段线的对象连接成一条完整的多段线,如图1-241所示。操作提示:合并(J)→合并类型(J)→延伸(E)→模糊距离>两线段交点与端点的距离。

图1-241 多段线合并操作示例

(a)合并前;(b)合并后

3)宽度(W):改变多段线的线宽。执行该选项后,命令行提示输入所有线段的新宽度。

4)编辑顶点(E):该选项可编辑多段线的顶点。

5)拟合(F):执行该选项后用圆弧组成的光滑曲线拟合多段线。

6)样条曲线(S):执行该选项后,用样条曲线拟合多段线。

7)非曲线化(D):将多段线的曲线拉成直线,同时保留多段线顶点的所有切线信息。

8)线型生成(L):用于控制线型的多段线的显示方式。执行该选项后,系统将提示:“沿多段线线型连续:”“连续(ON)/不连续(OFF):”输入on或off来改变多段线的显示方式。

9)反转(R):反向多段线将清除弯曲和拟合信息。

10)放弃(U):退出多段线的编辑操作。

(4)操作说明。在闭合(C)状态时,选择“打开”则多段线从闭合处断开,删除最后一段。“闭合”和“打开”交替出现。

(5)示例。将图1-242所示窗框加粗,宽度为10。

图1-242 多段线加粗操作示例

(a)加粗前;(b)加粗后

2.编辑多线

(1)任务。对多线进行编辑。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对象”→“多线”;

2)键盘命令:mledit;

3)在绘制好的多线上左双,即可弹出“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

(3)提示。执行mledit命令后,弹出“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如图1-243所示,从中选择相应的多线编辑工具后,即可在绘图区域中编辑多线。该对话框以列显示样例图像,第一列处理十字交叉的多线;第二列处理T形相交的多线;第三列处理角点连接和顶点;第四列处理多线的剪切或接合。

图1-243 “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

其中各个编辑工具的含义如下:

1)“十字闭合”:两条多线相交为闭合的十字交点,所选第一条多线被修剪,第二条多线保持原状。

2)“十字打开”:两条多线相交为开放的十字交点,所选第一条多线的内部和外部元素都被打断,第二条多线的外部元素被打断。

3)“十字合并”:两条多线相交为合并的十字交点,选择的第一条多线和第二条多线都被修剪到交叉的部分。

4)“T形闭合”:两条多线相交为闭合的T形交点,所选第一条多线被修剪或延伸到与第二条多线的交点处。

5)“T形打开”:两条多线相交为开放的T形交点,所选第一条多线被修剪或延伸到与第二条多线的交点处。

6)“T形合并”:两条多线相交为合并的T形交点,所选第一条多线被修剪或延伸到与第二条多线的交点处。

7)“角点结合”:两条多线相交为角点连接。

8)“添加顶点”:在多线上添加一个顶点。

9)“删除顶点”:删除多线上的交点,使其成为直的多线。

10)“单个剪切”:通过两个拾取点使多线中的一条线间断。

11)“全部剪切”:通过两个拾取点使多线的所有线都间断。

12)“全部接合”:与全部剪切相反。

3.对齐对象

(1)任务。移动和旋转一个二维或三维对象,使其与某一对象在选定位置对齐。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三维操作”→“三维对齐”;

2)键盘命令:align。

(3)提示。三维对齐命令实际上是移动和三维旋转的组合。在对齐三维对象时,至少要输入两对点,最多输入三对点。每对点包括源点和目标点,对象的对齐结果取决于这些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三对点对齐三维对象的步骤如下:

1)左单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对齐”命令。(www.xing528.com)

2)选择要对齐的对象,按Enter键确认。

3)指定第一个源点。

4)指定第一个目标点。

5)指定第二个源点。

6)指定第二个目标点。

7)指定第三个源点。

8)指定第三个目标点。

通过两对点对齐三维对象的步骤如下:

1)左单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对齐”命令。

2)选择要对齐的对象,按Enter键确认。

3)指定第一个源点。

4)指定第一个目标点。

5)指定第二个源点。

6)指定第二个目标点。

7)按Enter键结束点的定义。

8)指定是否基于对齐点缩放对象。

(4)示例。将长方形移动到新位置,如图1-244所示。

图1-244 对齐操作示例

4.使用对象特性编辑对象

(1)使用工具栏修改对象特性。

1)选定待修改对象。

2)在工具栏上展开图层列表,单击目标图层,即可完成修改转换,如图1-245所示。

图1-245 对象特征工具栏

(2)使用对象特性管理器修改对象特性。

1)操作。

①菜单方式:“修改”→“特性”;

②键盘命令:properties;

③工具栏按钮:

④快捷键:Ctrl+1。

命令执行后,弹出对象“特性”选项板,如图1-246所示。

2)特性窗口项目说明。

①特性窗口按类别显示对象的特性,分为“基本”“打印样式”“视图”等多个选项组。各选项组可以根据需要收起或展开。

②如果没有选择对象,“特性”窗口将显示当前的特性,如当前的图层、颜色、线型、线宽、打印样式等。此时,可选中窗口中的项目进行修改,重新赋值

图1-246 “特性”选项板

③如果选择了一个对象,“特性”窗口将显示选定对象的特性,可以使用窗口中参数控制修改这些项目设置值。

④如果选择了多个对象,可以使用“特性”窗口顶部的下拉列表选择某一类对象,列表中还显示了当前每一类选定对象的数量。

3)修改对象特性。通过“特性”窗口可以方便地查看和修改一个或多个对象的特性。以修改线宽为例,步骤如下:

①调出“特性”窗口(快捷键:mo)。

②选择待修改对象。

③在“特性”窗口上,单击“线宽”选项,展开线宽下拉列表。

④在“特性”窗口“线宽”栏中,选择新的适当的线宽数值赋予对象。

⑤显示新的线宽值,完成修改线宽操作。

(3)对象特性匹配。

1)任务。将源对象上的指定特性赋予目标对象,以改变目标对象的特性。

2)操作。

①菜单方式:“修改”→“特性匹配”;

②工具栏按钮:

③键盘命令:ma。

3)提示。

选择源对象:选取匹配源对象。

当前活动设置:

选择目标对象或[设置(S)]:选取匹配目标对象或输入s。

选择目标对象:选取匹配目标对象,将源对象特性赋予该对象。

设置:输入s,弹出“特性设置”对话框,根据提示设置特性匹配参数,确定有哪些特性可赋予目标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