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识图与CAD:快速学习基本编辑命令

建筑识图与CAD:快速学习基本编辑命令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在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时,按Enter键,则以坐标原点为第一点、基点为第二点决定复制对象的方向和距离。图1-228偏移命令操作示例5.阵列对象任务。命令执行后,选择阵列对象后按Space键,在命令栏有如图1-229所示的提示。图1-229阵列命令提示“矩形”即矩形阵列,“极轴”即环形阵列,根据需求输入相应的工具代号即可。1)菜单方式:“修改m”→“旋转ro”;2)工具栏按钮:;3)键盘命令:rotate或ro。

建筑识图与CAD:快速学习基本编辑命令

1.删除

(1)任务。在图形文件中,删除指定的实体对象。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删除”;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erase或e。

(3)提示。选择对象:(选择删除对象并按Enter键)。

(4)操作说明。执行“删除”命令后,命令行提示:“选择对象”:可以用Crossing或Windows方式选择要删除的对象,然后按Enter键或Space键结束对象选择,同时删除已选择的对象。

2.复制对象

(1)任务。在图形文件中复制指定的实体对象。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复制”;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copy或co。

(3)提示。选择对象:(选择复制对象)按Enter键或Space键结束对象选择。指定基点或“位移D/模式O”:(输入基点或位移)。

1)输入基点。

①指定基点或位移:(指定基点);

②指定第二个点或<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输入第二点或按Enter键);

③指定第二个点或<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继续输入点复制对象或退出);

④指定第二个点或<退出>。

2)输入位移。

①指定基点或位移:(输入位移);

②指定基点或[位移(D)/模式(O)]<位移>:(输入第二点或按Enter键);

③指定第二个点或<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继续复制对象或退出;

④指定第二个点或<退出>。

(4)操作说明。如果在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时,按Enter键,则以坐标原点为第一点、基点为第二点决定复制对象的方向和距离。

3.镜像对象

(1)任务。在图形文件中,将制定的图形以镜像线为对称轴,进行镜像复制,原图既可保留,也可删除。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镜像”;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mirror或mi。

(3)提示。

1)选择对象:(选择镜像对象)按Enter键或Space键结束对象选择;

2)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输入镜像线上的一点);

3)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输入镜像线上的另一点);

4)要删除源对象吗?“是(Y)/否(N)”<N>:(根据是否保留原图,输入Y或N)。

(4)操作说明。系统变量mirrtext的数值决定文本对象的镜像方式,数值的默认值为0,文本为可读镜像,如MI→MI;数值为1,文本为完全镜像,如MI→IM。

4.偏移对象

(1)任务。对选择的直线绘制指定间距的平行线,对选择的弧、圆作指定间距的同心复制。(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偏移”;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offset或o。

(3)提示。

指定要偏移的距离或[通过(T)/删除(E)/图层(L)]<通过>:输入偏移的距离或T;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E)/放弃(U)]<退出>:选择偏移对象;

指定偏移的距离:输入偏移的距离值,按此距离复制偏移线;

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输入镜像线上的另一点;

通过:输入t,复制通过指定点的偏移线;

指定偏移距离或[通过(T)/删除(E)/图层(L)]<通过>:t↙

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退出(E)/放弃(U)]:选择偏移的对象;

指定通过点:输入或在屏幕上单击一点。

(4)示例。将图1-228(a)中的图向图形内部偏移,偏移距离20后得到图1-228(b)。

图1-228 偏移命令操作示例

5.阵列对象

(1)任务。按照矩形或环形阵列的方式复制指定对象,并与源对象保持同一特性。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阵列”;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ar。

(3)提示。命令执行后,选择阵列对象后按Space键,在命令栏有如图1-229所示的提示。

图1-229 阵列命令提示

“矩形(R)”即矩形阵列,“极轴(PO)”即环形阵列,根据需求输入相应的工具代号即可。

1)输入r按Space键后提示:

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基点(B)/计数(COU)/间距(S)/列数(COL)/行数(R)/层数(L)/退出(X)]<退出>:对应设置行数、列数、间距等参数。

2)输入po按Space键后提示:

指定阵列的中心点或[基点(B)/旋转轴(A)]:

选择夹点以编辑阵列或[关联(AS)/基点(B)/项目(I)/项目间角度(A)/填充角度(F)/行(ROW)/层(L)/旋转项目(ROT)/退出(X)]<退出>:对应设置项目、项目间角度等参数。

(4)操作说明。

1)对于填充角度:正值指定逆时针旋转,负值指定顺时针旋转,根据正负值确定阵列方向。

2)项目总数和填充角度:按照项目总数和填充角度(圆心角)阵列项目,项目之间夹角由项目总数和填充角度确定,即夹角=填充角度÷项目总数。

3)项目总数和项目间角度:按照项目总数和项目间角度阵列项目,填充角度由项目总数和项目间角度确定,即填充角度=项目间角度×(项目总数-1)。

4)填充角度和项目间角度:按照填充角度和项目间角度阵列项目,项目总数由填充角度和项目间角度确定,即项目总数=填充角度÷(项目间角度取整+1)。

(5)示例。图1-230(a)所示为轴间距分别为100和200的定位轴线网,在左上角有一柱子Z1,要求通过矩形阵列的方法,将Z1插入定位轴线的每个交叉点,最后得到图1-230(b)。

图1-230 阵列命令操作示例

操作步骤如下:

6.移动对象

(1)任务。将选择的对象移动到指定位置。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移动”;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move或m。

(3)提示。

选择对象:选取要移动的对象;

指定基点或[位移(D)]<位移>:输入基点或位移;

指定第二个点或<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输入第二点,或按Enter键。

(4)操作说明。

1)移动命令与复制命令相似,不同的是移动命令删除原图形。

2)也可以直接选取要移动的对象,用鼠标拖动蓝色夹点,也可以将所选图形移动到指定位置。

7.旋转对象

(1)任务。将选择的对象绕指定点旋转一定角度。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m”→“旋转ro”;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rotate或ro。

(3)提示。

UCS当前的正角方向:ANGDIR=逆时针 ANGBASE=0;

选择对象:选取要旋转的对象;

指定基点:拾取旋转的基点;

指定旋转角度,或[复制(C)/参照(R)]<0>:输入旋转角度或R。

输入旋转角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度为正,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度为负,如图1-231所示。

图1-231 旋转角度

“参照(R)”是指按新角度和参考角度的差值旋转,如图1-231所示。

指定参照角<0>:(输入参考角度);

指定新角度:(输入新角度)。

(4)示例。①将图形向左旋转90°;②按参考角度将图形向右旋转60°,如图1-232所示。

图1-232 旋转命令操作示例

8.比例缩放对象

(1)任务。将选择的对象按照指定基点和比例进行缩放,各方向缩放比例相同。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缩放”;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scale或sc。

(3)提示。

选择对象:选取要缩放的对象。(www.xing528.com)

指定基点:输入基点。

指定比例因子,或[参照(R)]:输入比例因子或r。

1)指定比例因子:直接输入比例因子进行缩放,比例因子>1,则为放大,比例因于<1,则为缩小。

2)参照:按新长度和参考长度的比值进行缩放。

指定参照长度:输入参考长度值。

指定新长度:输入新长度值。

(4)操作说明。根据参考长度值和新长度值,自动计算比例进行缩放。

(5)示例。

1)将矩形放大一倍,如图1-233所示。

图1-233 缩放命令操作示例一

图1-234 缩放命令操作示例二

9.拉伸对象

(1)任务。移动图形中的指定对象,保持图形与其他部分相连,与其相连的对象被拉伸或压缩。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拉伸”;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stretch或s。

(3)提示。以交叉窗口或交叉多边形选择要拉伸的对象。

1)选择对象:

指定基点或[位移(D)]<位移>:输入基点或位移;

指定第二个点,或<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取消*;

指定基点:通过基点和第二点确定拉伸的长度和方向。

2)位移:输入位移,由交叉选取第一顶点和移动前光标的位置确定基点方向,沿此方向根据位移值确定基点位置,然后提示输入第二点。

(4)操作说明。选择拉伸对象必须用c、cp方式选择。如果选择的实体全部落在选择窗口内,执行结果与move相同。只能拉伸由line、arc、solid、pline、trace等命令绘制的带有端点的图形实体。选择窗口内的部分被拉伸,窗口外的部分保持不变。

(5)示例。将一图形由原长度,向右拉伸至总长度为4 200,如图1-235所示。

图1-235 拉伸命令操作示例

10.修剪对象

(1)任务。通过定义剪切边界,用此边界剪去实体的一部分。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修剪”;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trim或tr。

(3)提示。

当前设置:投影=UCS,边=无

选择剪切边…

选择对象或<全部选择>:选取修剪的对象。

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或按住Shift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删除(R)/放弃(U)]:选取被修剪的边将其剪掉,或输入f、c、p、e、r。

1)栏选:以绘制直线的方式来剪切对象;

2)窗交:以框选的方式来修剪对象;

3)投影:3D编辑中进行实体剪切的不同投影方法选择;

输入投影选项[无(N)/UCS(U)/视图(V)]<UCS>:输入n、u或v。

①输入n,指定修剪边和被修剪边在三维空间精确相交才能进行修剪;

②输入u,指定修剪边和被修剪边在当前UCS的XOY平面上投影相交,即可进行修剪;

③输入v,指定修剪边和被修剪边在视图平面上相交,即可进行修剪;

④边:输入e,指定修剪边与被修剪边是否允许隐含延伸至相交;

输入隐含边延伸模式[延伸(E)/不延伸(N)]<不延伸>:(输入e或n);

⑤输入e,指定修剪边与被修剪边不相交时可隐含至相交;

⑥输入n,指定修剪边与被修剪边不相交时不允许隐含延伸。

(4)示例。在如图1-236中的位置P1 P2、P3 P4之间开出洞口。

图1-236 修剪命令操作示例

(a)修剪前;(b)修剪后

11.延伸对象

(1)任务。通过确定边界,选择要延伸到该边界的线,并将这条线进行延伸。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延伸”;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extend或ex。

(3)提示。

当前设置:投影=UCS,边=延伸

选择边界的边…

选择对象或<全部选择>:将要延伸的线和延伸边界同时选上。

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按住Shift键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或[栏选(F)/窗交(C)/投影(P)/边(E)/放弃(U)]:选择延伸对象,或输入f、c、p、e或u。

栏选、窗交、投影、边等选择方式与trim命令相同。

(4)操作说明。多段线作为边界线,其中心线为实际的边界边。只有不封闭的多段线可以延伸。对于有宽度的直线段或圆弧,按其倾斜度延伸;若延伸后末端宽度为负值,则该端线宽度为0。

(5)示例。将图1-237中门的位置P1 P2、P3 P4之间的洞口闭合。

图1-237 延伸命令操作示例

(a)修剪前;(b)修剪后

12.打断对象

(1)任务。将实体图形打断,或删除实体上的某一部分。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打断”;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break或br。

(3)提示。

选择对象:拾取要打断的对象。

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或[第一点(F)]:直接选取第二点、f或@。选取对象时拾取到的点默认为第一点,如输入f,则重新指定第一点,@代表在第一拾取点处将对象断开。

指定第一个打断点:拾取第一点。

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拾取第二点。

(4)操作说明。圆、圆弧断开,按逆时针方向删除。圆不能从某一点切断。多线无法打断。

(5)示例。将图1-238中门的位置P1 P2、P3 P4之间的洞口断开。

图1-238 打断命令操作示例

(a)修剪前;(b)修剪后

13.圆角

(1)任务。用指定半径的圆弧连接两对象。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圆角”;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fillet或f。

(3)提示。

当前设置:模式=修剪,半径=0.000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选择对象或输入p、r、t、m。

1)输入p,对多段线所有顶角进行圆角。

2)输入r,设置圆角半径,如图1-239(a)所示。

3)输入t,确定圆角是否修剪:修剪,输入T;不修剪,输入N,如图1-239(b)所示。

4)输入m,允许连续多次圆角,直至按Enter键结束。

(4)操作说明。

1)当圆角半径为0时,在交点处修剪,不足部分延伸。

2)对两条平行线倒圆角,圆角半径为两线距离的一半。

(5)示例。将一钢筋倒圆角,半径为10,如图1-240所示。

图1-239 圆角命令操作提示

图1-240 圆角命令操作示例

14.分解对象

(1)任务。将复合对象分解为单一对象。

(2)执行方式。

1)菜单方式:“修改”→“分解”;

2)工具栏按钮:

3)键盘命令:explode或x。

(3)提示。选择对象:选取要分解的对象。

(4)操作说明。复合对象被分解后,变成直线、圆弧等单一对象。但其图层、线型、颜色等属性依旧保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