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技术美化乡村施工:施工顺序、砌法技巧和皮数杆的重要性

新技术美化乡村施工:施工顺序、砌法技巧和皮数杆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砖墙的转角处和门、窗处的墙体砌法,顺砌层到头接七分头,丁砖层到头丁到丁,目的是错开砖缝,避免出现砌体通缝。(三)立皮数杆在农村建筑施工中,大都不设皮数杆,所以经常出现砖缝不平整和螺纹墙的现象,影响了墙体的外观质量和结构。皮数杆是瓦工砌墙时竖向尺寸的标准尺度,用50mm×70mm的方木做成,长度应略高于一个楼层的高度。皮数杆均应立于同一标高上,并要抄平检查皮数杆的±0.000与抄平桩的±0.000是否重合。

新技术美化乡村施工:施工顺序、砌法技巧和皮数杆的重要性

(一)基础轴线、标高的确定

当砖砌体基础或石砌体基础的墙体砌出地面后,应用水准仪或其他简易测平工具将水准点引到墙的四个大角处,并标明所引的水准点与±0.000的标高值,如图4-14所示,作为砌体砌筑的依据。

图4-14轴线标高标志在砌筑砖墙之前,应在基础防潮层或者每楼层上定出该施工楼层的设计标高,并用M10水泥砂浆或C15细石混凝土找平,使各施工楼层墙体的底部标高均在同水平线上,避免“螺纹墙”“蜗牛墙”和砌筑层不能够交接现象的产生。

978-7-111-48355-7-Chapter05-14.jpg

图4-14 标定轴线和标高

根据龙门桩上标定的定位轴线或基础外侧的定位轴线桩,将墙体轴线、墙体宽度线等引测至基础顶面或者是楼板之上,并弹出墨线。

为保证基础砌体与墙体的轴线相一致,在放线时,必须认真复查基础轴线,或者是下层与上层的墙体轴线,不得产生如图4-15所示的轴线位移。

978-7-111-48355-7-Chapter05-15.jpg

图4-15 轴线位移

(二)排砖放底

排砖放底是指在放线的基础顶面或楼板上,按选定的组砌形式进行干砖试排,以期达到灰缝均匀,门窗两侧的墙面保持对称,并应减少砍砖的次数,提高工效和施工质量。

主体第一皮排砖,山墙应排丁字砖,前后檐墙应该摆成顺砖,俗称“山丁檐跑”或称“横丁纵顺”。砖墙的转角处和门、窗处的墙体砌法,顺砌层到头接七分头,丁砖层到头丁到丁,目的是错开砖缝,避免出现砌体通缝。

但是当顺砖层出现有1/2(120mm)砖长时,应在砌层中加一个丁砖;当顺砖层出现1/4(6mm)砖长时,在砌层中加一丁砖或七分头砖。并且以后各层均按此层排砖方式,不准产生上下层错位现象。

为了快速确定丁砖层排砖数量和顺砖层排砖数量,可采用下列简单的公式进行计算:

1.求正常墙面的排砖数

丁砖层的丁砖数=(墙面长mm+10)÷125

顺砖层的顺砖数=(墙面长mm-365)÷250

2.求窗口下面墙体的排砖数

丁砖层的丁砖数=(窗宽mm-10)÷125

顺砖层的顺砖数=(窗宽mm-135)÷250

计算时,应先计算窗口部分的砖数,然后再算大墙所用的砖数。在计算结果中,如出现余数时,应根据余数的大小确定灰缝值,也可采用增加或减少1/2砖或七分头砖进行调整修正。

排砖放底时,既要保证砌层的错缝合理,又要保证清水砖墙面不出现竖缝错位的现象。在排放窗间墙的底层砖时,要将砖的竖向缝尺寸计划好,若墙体中需要破活丁砖或七分头时,应排在窗口中间或附墙垛旁等不明显的位置。此外,还要顾及在门窗洞口上边砖墙合拢时不出现破活,从而使清水砖墙面美观整洁、缝路清晰,如图4-16所示。

(三)立皮数杆(www.xing528.com)

农村建筑施工中,大都不设皮数杆,所以经常出现砖缝不平整和螺纹墙的现象,影响了墙体的外观质量和结构。

皮数杆是砌墙过程中控制砌体竖向尺寸和各种构件设置标高的标准尺度,如图4-17所示。

皮数杆是瓦工砌墙时竖向尺寸的标准尺度,用50mm×70mm的方木做成,长度应略高于一个楼层的高度。它表示墙体砖的层数(包括灰缝厚度)和建筑物各种门窗洞口的标高,预埋件、构件、圈梁及楼板底的标高。

立皮数杆时,必须在盘角挂线前进行。皮数杆应分别立在墙的四大角和转角处,以及内墙尽端和楼梯间处。

978-7-111-48355-7-Chapter05-16.jpg

图4-16 窗间墙的砖缝排列

978-7-111-48355-7-Chapter05-17.jpg

图4-17 皮数杆的设置

两皮数杆之间的间距为10~15m。

采用外脚手架时,皮数杆一般立在墙里侧;采用里脚手架时,皮数杆立在墙外侧。

如果楼层高度与砖层皮数不相吻合时,可以调整灰缝厚薄,使其符合标高和整砖层。

皮数杆均应立于同一标高上,并要抄平检查皮数杆的±0.000与抄平桩的±0.000是否重合。

(四)盘角

盘角又称砌大角、掌大角等。盘角时,除要选择平直、方正的砖外,还应用七分头砖进行错缝砌筑,从而保证墙角竖缝错开。

盘角时,应随砌随盘,每盘一次大角不要超过5皮砖。而且一定要随时吊靠,即用线坠和靠尺板对其校正,真正做到墙角方正、墙面顺直、方位准确,如遇偏差应及时修正,保证砖角在一条直线上,并上下垂直。

(五)挂线

挂线是指以盘角的墙体为依据,在两个盘角中间的墙体两侧挂通线。

挂线时,两端必须拴砖块坠重拉紧,使线绳水平无下坠。如果墙身过长,线绳中间下坠,这时应先砌一块腰线砖。盘角处的通线是靠墙角的灰缝作为挂线卡,为了不使线绳陷入水平灰缝中去,应采用1mm厚的薄铁片垫放在盘角墙面与线绳之间。

还有一种挂线方法,俗称挂立线,一般砌间隔墙时用。挂立线前应检查留槎是否垂直,如果不垂直应根据留槎情况调整立线使其垂直,将此立线两端拴紧在钉入纵墙水平灰缝的钉子上。根据挂好的垂直立线拉水平线,水平线的两端要由立线的里侧往外栓,两端的水平线要与砖缝一致,不得错层造成偏差。

(六)勾缝清面

对于清水墙面,每砌完一段高度后,要及时地进行勾缝和清扫墙面。勾缝时可用专制的缝刀进行。清水墙灰缝一般有平缝、圆形缝、三角缝和八字形缝。灰缝的形状如图4-18所示。

勾缝时,不能把砖缝内的砂浆给刮掉,而是要用力将砂浆向灰缝内挤压,形成一定的灰缝形式,并且在勾缝时,要把有些瞎缝或砂浆不饱满处用同样砂浆将其填满。勾缝时要掌握好勾缝的有利时机,也就是要等到砂浆收水后进行。如果砂浆没有收水,勾缝时砂浆容易被挤压到墙面上,造成墙面污染;如果等到砂浆结硬再勾缝,缝口则显得粗糙,影响外观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