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海船图说:山东浙江福建海船特点及用途

明代海船图说:山东浙江福建海船特点及用途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上战船,在山东不得知[1]。在浙江则有苍山船。驾船之兵则台州等处之渔民也。此船大者可载七八百石,小者可载三四百石,故浙江多用之。在福建则有白艚船。故为闽省良图者,当以整搠战船为要务也。浙直海水深处固多,浅处时有,近岸平沙或数十里,潮长水深寻丈,潮退仅可尺许,故叭喇唬、沙船专事荡桨,此浙直之船所由制也。然欲攻大敌于外洋,非福船不可。海苍视福船稍小。苍山船首尾皆阔,帆橹并用。

明代海船图说:山东浙江福建海船特点及用途

海上战船,在山东不得知[1]。在南直隶[2]则有沙船[3]。驾船之兵则江北等处盐徒也。此方江海相交,沙浅甚多。沙船不甚大而底平,故南直隶多用之。在浙江则有苍山船。驾船之兵则台州等处之渔民也。此船大者可载七八百石,小者可载三四百石,故浙江多用之。在广东则有东莞之乌尾,可载三四千石;广东新会之横江,可载七八百、一二千石。驾船之兵则二县之商徒,名曰后生者也,故广东多用之。在福建则有白艚船。驾船之兵则福清县之盐民、漳泉之商民也。此船大者可载二三千石,中者可载七八百、一千石,下者可载五六百石,故福建多用之。

沙船颇少[4]。苍山船虽不甚小,亦不甚大。乌尾、横江虽大中兼用,其制度不善,以与大势海寇从事,每不能支。唯福建之白艚,上有战楼[5],艕有遮垛[6],可战可守。驾船之兵,养以厚粮,人人乐战。故南直隶、浙江昔年多造此船,相兼以灭倭,见今亦相兼用之以防守。广东见差同知、守备前来打造募兵,何独于本省而疑之?故为闽省良图者,当以整搠战船为要务也。

——俞大猷《正气堂续集》卷一《又与刘凝斋书》

钟按:闽、广、浙、直[7]船制各异,而不知其所以异者,由于海势之不同也。广东船制两旁设架[8],便于摇橹;福建船制其旁如垣,其篷用捲[9],便于使风;浙直船制平底布帆,便于荡桨。此船制之异也。所由然者,福建海水最深,各信地[10]俱近外洋,一望无际,纵有海岛,如浮沤[11]之着水耳。故有风时多,无风时少,顺则使风,逆则戗风,此福船所由制也。广东自出五虎门[12],上及大鹏[13],下及北津[14]以西,俱有海屿,或断或续,联络于外,商船来往,多从里海[15],且风气和柔,全仗摇橹,此广船所由制也。浙直海水深处固多,浅处时有,近岸平沙或数十里,潮长水深寻丈,潮退仅可尺许,故叭喇唬、沙船专事荡桨,此浙直之船所由制也。若易地则风水不同,其制亦当少异。推此而山东以北,危矶暗沙,往往有之,船制又不可执此例彼矣。然欲攻大敌于外洋,非福船不可。盖福船之制其蜂房垣樯,即古之楼船[16]巨舰,其重底[17]坚牢,即今之过洋与使琉球船式也。故诸省船制惟福建为工[18]

——邓钟《筹海重编》卷十二《钟按》[19]

水战利走利斗之应宜,则有艨艟[20]、斗舰[21]游艇[22]、天艎[23]、绝海、飞江[24]、楼船楼、走舸[25]、艅艎、下濑、戈船[26]、沙船、渔船、梭船、网船、鹰船[27]、巨舰、横海、追云、潢龙、沧兕[28]、四轮舸[29]、两轭舟[30]、八卦六花船、鸳鸯桨、子母舟、破敌舸[31]、高把梢船[32]、开浪船[33]蜈蚣[34]、八桨船[35]大头船、尖尾船[36]、大福船[37]、苍山船、艟[38]、两头船[39]、草撇舡[40]、沧海舡[41]、广东船[42]、水虎捷、水虎翼[43]、叭喇唬[44]、混江龙、犁云蚪、飞海龙、赤天艘、铁海青、四跳三橹[45]之名,率皆古今水战之长技,有用而捷者,有用而顿者[46],其风涛顺逆之势,港汊大小之宜,江海浅深之用,此在明将审势相机,因时变用,不可拘也。然不佐助以火,弗易有功,故军中大利用者,必在水火,大为害者,亦在水火,若非水火,又无以见崩天裂地之势,却在用之得宜不宜耳。

——何良臣《阵纪》卷二

王圻《续通考·海船论》曰:“或问:‘海洋战艘何者为善?’曰:‘各有所宜也。北洋利用沙船,南洋利用广、福船。苏州近洋多暗沙伏途,易于胶浅。沙船底平而轻,能调戗[47],使斗风[48],不畏滚涂浪[49],且可抛铁猫,故利用沙船也。闽、浙远洋寥阔,风涛拍天,广、福、苍山铁之类,重而底尖可以破浪,且可下木锭,故利用广、福船也。’‘然吴淞[50]、白茆[51]、福山[52]等港复设福、苍船,何也?’‘盖贼舟有大小。小舟以沙船御之足矣。若遇大舟必福船,凌风驾涛,势如山摧,贼舟遇之即碎,所谓斗船力,不斗人力,且夺上风,施火器,故设之以备用。盖东洋深浅非沙民[53]不能知,福船大小非福人[54]不能驾。福人操舟而以沙民为向导,所谓设福船者如此。即西北至于扬子江[55],东南至于大七[56]、小七[57]俱可用,非尽用大福船也。至广船大于福船,但广船难用,其故有七:非我军门所辖则难制,一也;毁坏须铁力木修理则难继,二也;造船大户倩人[58]驾驶,任其敝而不惜,三也;造费浩烦,移文修造,理势难行,四也;此船在广饶鱼盐之利,不乐于雇,五也;欲许其带货,则广货之来,一逾梅岭[59],即浮长江,四通八达,非如浙、直之风涛可畏,故带货亦所不愿,六也;广人自以鱼盐取西南诸番之利,不必如福船之当啗以取中国之利,七也。知此,则广船之难用亦可见矣。’”

又福船、沙船论曰:“或问:‘福船与沙船海战孰利?’曰:‘福船者至利之器也。敌舟小者相遇则犁沈之,而敌又难于仰攻,此其制诚尽善矣。但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顺风、顺潮,而回翔[60]有所不便。又其吃水深,惟利空阔大洋,在里海则易胶浅[61],须跟哨船接继。故又有海沧船之设,其犁贼舟与福船同,而吃水稍浅,风小亦可动。至于捞取首级,非草撇船、苍山铁不可,此皆福船之别名而异用也……水战非乡兵所宜,乃沙民之长技也。盖沙民生长海滨,土著之民为主,而用沙耆民[62]、沙船辅之,贼舟岂有能入者哉!’”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二《兵十二》

海舟以舟山之乌槽[63]为首。福船耐风涛,且御火。浙之十装标号软风[64]、苍山,亦利追逐。广东船,铁栗木[65]为之,视福船尤巨而坚。其利用者二,可发佛郎机[66],可掷火球[67]。大福船亦然,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柁楼三重,帆桅二,艕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炮床。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中置水柜,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艕设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俯发,可顺风行。海苍视福船稍小。开浪船能容三五十人,头锐,四桨一橹,其行如飞,不拘风潮顺逆。艟 船视海苍又小。苍山船首尾皆阔,帆橹并用。橹设船艕近后,每艕五枝,每枝五跳[68],跳二人,以板闸跳上[69],露首于外。其制上下三层,下实土石,上为战场,中寝处。其张帆下椗,皆在上层。戚继光云:“倭舟甚小,一入里海,大福、海苍不能入,必用苍船逐之,冲敌便捷,温人谓之苍山铁也。”沙、鹰二船,相胥[70]成用。沙船可接战,然无翼蔽。鹰船两端锐,进退如飞。艕钉大茅竹,竹间窗可发铳箭,窗内舷外隐人以荡桨。先驾此入贼队,沙船随进,短兵接战,无不胜。渔船至小,每舟三人,一执布帆,一执桨,一执鸟嘴铳[71]。随波上下,可掩贼不备。网梭船,定海[72]、临海[73]、象山[74]俱有之,形如梭。竹桅布帆,仅容二三人,遇风涛辄舁入[75]山麓,可哨探。蜈蚣船,象形也,能驾佛朗机铳,底尖面阔,两艕楫[76]数十,行如飞。两头船,旋转在舵,因风四驰,诸船无逾其速。盖自嘉靖以来,东南日备倭,故海舟之制,特详备云。

——张廷玉等《明史》卷九十二《兵四》

臣等谨按:《兵志》[77]及王鸣鹤[78]《水战议》[79]详论各舟之制。福船有六:一号、二号俱名福船;三号哨船,又名草撇船;四号冬船,又名海沧船;五号鸟船,亦名开浪船;六号快船。

福船高大如楼,耐风涛且御火,可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柁楼三层,帆桅二,艕护以板,设木女墙[80]及炮床[81]。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中置水柜,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艕置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俯瞰而发,敌舟小者,相遇即犁沈之,而敌又难仰攻。戚继光云:“倭船矮小,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斗人力,是以每战取胜,但无风不可使。”[82]

海沧船视福船稍小,风小亦可动。(www.xing528.com)

苍山船首尾皆阔,帆橹兼用。橹设船艕近后,每艕五枝,每枝二跳[83],每跳二人,以板闸跳上[84],露首与外。其制上下三层;下实土石,上为战场,中层寝处。张帆下舵,皆在上层;隘于广、福船,而阔于沙船。戚继光云:“倭舟一入里海,大福船、冬船不能入,必用苍船逐之。”[85]冲敌便捷,温州人谓苍山铁也。

艟 改苍船为之,其制稍大,比海沧小而无立壁,最为得中。

沙船,沙民所使,在太仓[86]崇明[87]嘉定[88]有之。其船能调戗,使斗风,然惟便于北洋而不便于南洋,可各港协守,小洋出哨。盖其底平,不能破深水之大浪也。

渔船于诸船中至小,而其用为至便。以之出海,每载三人:一执布帆,一执桨,一执鸟嘴铳。易进易退,随波上下,敌舟瞭望所不及,用之颇得其力。

叭喇唬船,浙中多用之,福之烽火门亦有之。底尖面阔,首尾一样。底用龙骨,直透前后。每边十桨或八桨,其疾如飞。有风竖桅,用布帆。甚便追逐、哨探。倭奴号曰“软帆”,亦畏惮之。

开浪船以其头尖,故名。四桨一橹,其行如飞,不拘风潮顺逆。

广船视福船尤大,铁力木[89]为之,以冲他船必碎,福船但用松杉,不能当也。其制下窄上宽,状如两翼,在里海则稳,在外洋则摇动。所恃者有发鑛[90]、佛郎机,中敌必碎;以火毬之类,从高掷下,敌舟必焚。福船亦然。广船有大战舰、尖尾船、大头船之名,总名乌艚。《兵志》言:“海舟以舟山之乌艚为首。”[91]盖舟山亦有此船式也。又有横江船数号。其称白艚者,福建式也。

鹰船与沙船相须为用。沙船可以接战,然无翼蔽。鹰船两头俱锐,进退如飞。其艕钉大茅竹,竹间设窗,可发铳箭。窗内舷外,隐人可以荡桨。先驾此入贼队,沙船随进,短兵相接,可以制胜。

网梭船,定海、临海、象山皆有之。其形如梭,乃渔船之小者。竹桅布帆,仅容二三人,遇风浪辄舁之山麓,可用之哨探。

蜈蚣船,象形也。其制始于西南夷,以驾佛郎机铳。铳之重者千斤,小者六百五十斤。其法流入中国,可驾诸火攻之具。凡海舟无风不可动,惟蜈蚣船底尖面阔,两旁列楫数十,其行如飞。

两头船两头制舵,因风四驰,诸船无逾其利。

八桨船,闽、广、浙直皆有之,可供哨探之用,不能击贼也。

盖自嘉靖[92]以来,东南日备倭患[93],故海舟之制特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