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明建文皇帝下落云南

大明建文皇帝下落云南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明建文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有一说是流落到了云南,原因是沐英和朱允炆原先相处甚好,“沐家军”有三十万人马驻守云南,会罩着下野的建文皇帝。建文皇帝早对藩王们蔓延的势力留着神,便与大臣商量削藩之事。燕王进京后,宫中突发大火,建文皇帝下落不明。“东山的牛不穿牛鼻结”是建文皇帝在澄江的系列传说之一,故事很朴实,细节被神话了。建文皇帝逃亡期间,在一个地方不敢久住,时常要换换住所。

大明建文皇帝下落云南

去竹海箐时路过东山一带,在路上见过几队黄牛。黄牛们没拴牵牛绳,头牛却戴着鼻环。它们自觉结队而行,但在公路上主动避让意识很差,牛倌只好扳着头牛吆喝几声,头牛有些犟,牛倌牵一下鼻环便可驯服。其他牛儿温顺,头牛听话,众牛即刻服从指挥。

大明建文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有一说是流落到了云南,原因是沐英和朱允炆原先相处甚好,“沐家军”有三十万人马驻守云南,会罩着下野的建文皇帝。但查遍史料,也找不到沐英和朱允炆在云南有过什么交集,沐英既没发兵勤王,也没在云南接待过朱允炆。

皇家权力之争向来以扑朔迷离著称,明朝尤具典型性。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召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各封藩王并发表演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这二十五个藩王权力不小,特别是军权。藩王身边都有亲王护卫兵团,护卫甲士最少的也有三千人,多的有上万人。晋王、燕王多次出塞打仗,受明太祖高度重视,尤其是燕王朱棣,功绩卓著,地位独尊。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故,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改元建文。建文皇帝早对藩王们蔓延的势力留着神,便与大臣商量削藩之事。当年七月,建文皇帝削周王朱橚。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亲王。七月,燕王朱棣终于扛不住这种“削”,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攻下北平,一路向金陵打去。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燕王进京后,宫中突发大火,建文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朱允炆自焚而死,有的说朱允炆由地道逃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又有一说是建文皇帝逃至东南亚,郑和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朱允炆……

明史》中的朱允炆是位理想主义者,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性情温文尔雅。若他真到过云南,这位前万岁爷真的有可能来找沐英。不过也有另一种可能,朱允炆厌烦了宫廷里的争斗,回忆如墓,淡薄如素,求一个相忘于江湖,只想沉浸于山水人间。朱允炆逃亡途中肯定没带写史的随从,不然他在云南的“踪迹”定会留下记载,说不定也柳暗花明诗意盎然。现存有关建文皇帝在云南的故事涉及多地,楚雄有线索,大理有踪迹,澄江有传说……可谓谜一样的皇帝,谜一样的传说。

“东山的牛不穿牛鼻结”是建文皇帝在澄江的系列传说之一,故事很朴实,细节被神话了。

来看一下这个神奇故事的缩写版本,原版本是《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澄江卷》中张奎华先生讲述的。

建文皇帝逃亡期间,在一个地方不敢久住,时常要换换住所。这一日他觉得在澄江有危险,想去路南州躲避一阵,便骑马北上,走到九村镇东山村,马缰绳断了,马不听使唤。他四处找绳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哪来的绳子啊,抬头见到了远处牵牛犁地的农夫,他便跑过去和农夫商量,讨要牵牛绳。农夫说:对不起你家啦,我的拉牛绳给了你么叫我咋个拉牛犁地嘛!建文皇帝说:那我封赠你这牛不用拉牛绳就可以犁地……封赠你们这里所有的牛都不用拉牛绳!农夫说:神抖抖呢,哪有牛不用拉牛绳就可以犁地的!建文皇帝便在牛耳边嘀嘀咕咕说了些什么,回头给农夫讲解,你要牛向前走,就在牛屁股上打一鞭,喊“吆——”,要牛向左转,就打一鞭喊“扯——”,向右转喊“勒——”,要牛停下你就喊“哇——”……农夫连试几次,果然灵验。建文皇帝如愿拿到牵牛绳接上马缰,奔路南而去。从那以后东山黄牛犁地时再也不用牵牛绳了,自然也就不用穿牛鼻结了。

▲牛牧归

去竹海箐时路过东山一带,我在路上见过几队黄牛。黄牛们没拴牵牛绳,头牛却戴着鼻环。它们自觉结队而行,但在公路上主动避让意识很差,牛倌挥鞭轰赶效果不佳,也只好扳着头牛吆喝几声,头牛有些犟,牛倌牵一下鼻环便可驯服。其他牛儿温顺,头牛听话,众牛即刻服从指挥。牛倌对牛儿们的呼喊并不是“吆——”“扯——”“勒——”之类,而是呵斥,像对犯了错的娃娃一样。“靠边滴滴!唛你憨楚楚呢望喃!车来喽咯晓得!咯晓得!”头牛低声答应着,谦卑,顺从。(www.xing528.com)

我想起的是黄庭坚的《画牧牛赞》:“鼻之柔也,以绳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

想想也是趣味盎然,朱允炆对牛耳语,似乎是借用了黄庭坚的诗意,生出了新的境界,比方把诗句重调一下,会发现“牛之柔也,以道牧之”也行。当时行走在九村路上的建文皇帝大有“身健当何患,樽盈不计贫。古今成过客,风月属闲人”的情怀,或真是想和牛玩耍一番。不过,戏牛或是戏人,都没办法让这位皇帝的境遇“峰回路转”。再读他的《逊国后赋诗》,戚戚然,凄凄然。当然,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建文皇帝,也是难解之谜。

▲犁田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