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化寺内的王振:一位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宦官

智化寺内的王振:一位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宦官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宦官通晓文化,成为其能够涉足政事的基础,而明代第一个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宦官,就是入选内书堂的王振。在明代士大夫书写的史料和现代研究看来,似乎英宗决定亲征,是完全受到太监王振蛊惑的结果。智化寺中,有王振遗留至今的唯一石刻像,其形象宛如一个标准书生,很难将他与史书中的大奸大恶联系起来。但智化寺的存在,彻底颠覆了这一历史叙述。由此可见,至少在英宗的内心中,“土木之变”的主要责任不应在王振。

智化寺内的王振:一位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宦官

明初,朱元璋为了限制宦官的权力,防止其干政,规定宦官不许识字。而这一规定的改变是在宣德四年(1429),为了更好地让宦官承担起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职责,宣宗下令设立内书堂,命大学士教授宦官文化,“太祖不许识字读书之制,由此而废”[9];此后,宦官“多通书晓文义。宦寺之盛,自宣宗始”[10]。宦官通晓文化,成为其能够涉足政事的基础,而明代第一个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宦官,就是入选内书堂的王振。

在英宗还是太子时,王振就在东宫任职,因而深得英宗信任。英宗年幼登基后,王振进入司礼监。王振最开始只是一个皇族意志的代理人,是一个政治工具,并不能参与中枢决策。他虽然可以代替英宗批红,但不能擅自更改票拟的内容,大都只能写“知道了”“准拟”等字样。张太皇太后每天都会派宦官查票,如果发现不一致,便会责罚王振。[11]但另一方面,伴随着英宗逐渐长大,王振作为他的亲信,影响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从而在批红和传话的时候,慢慢渗透进自身政治利益的考量,逐渐在事实上参与中枢决策。正统前期,明朝发动针对云南苗人的“麓川之役”,便是王振力主的。

随着三杨的老去,王振依托英宗的信任,权势逐渐上升,在正统后期实际上控制了朝政,成为明朝第一位权势显赫的宦官。英宗对于王振的信任,从正统十一年(1446)赐王振的敕文便可看出:

尔振性资忠孝,度量弘深。昔皇曾祖时,特用内臣选拔,事我皇祖。教以诗书,玉成令器。眷爱既隆,勤诚弥笃。肆我皇考,以尔先帝所重,简朕左右。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几二十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实至。[12]

看到王振权势的上升,负责经筵日讲授课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刘球开始弹劾王振。在王振的授意下,锦衣卫指挥佥事马顺将刘球下狱肢解。[13]而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王振也致力于拉拢文官集团中的一些名望之士,最被他看重的是同乡大儒薛瑄。但面对王振的不断拉拢,薛瑄一直刻意保持距离。王振恼羞成怒,找机会将薛瑄下狱,并要将他处死,最终还是在老仆的劝说之下,才把薛瑄放了。[14]

王振在历史上的最大恶名,来源于“土木之变”。在明代士大夫书写的史料和现代研究看来,似乎英宗决定亲征,是完全受到太监王振蛊惑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宦官由于身体残缺,不符合儒家伦理,因此被健全人歧视,尤其遭到秉持儒家思想的士人的批判。不仅如此,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宦官与文官、武将构成了皇室之外的三大政治势力,宦官成为士大夫集团最大的政治威胁,士大夫出于政治、文化等原因,对宦官基本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其实宦官作为政治势力之一,可能文化程度不如士大夫,但在其他方面,如政治才干、政治道德等,则难以截然分出高下。因此,现代研究者在评价宦官参政时,应客观审视他们作为皇权工具的政治合理性,而避免无意识地落入士大夫设定甚至是编织的道德窠臼。王振虽然在英宗北征之事上持鼓动立场,但英宗当时已经成年,应该是他最终做出了北征的决策。如果完全是王振蛊惑,英宗不可能在经历了被俘、失去皇位、政权险些沦亡之后,仍对王振念念不忘。(www.xing528.com)

其实“土木之变”的发生与王振并无直接关系,而且也有很大的偶然性。明朝以武开国,洪武、永乐、宣德时期都曾在蒙古高原取得重大胜利,成祖和宣宗还都曾亲自北征。因此,明朝对于蒙古,一直都有一种心理优势,认为可以在战场上取胜。即使在国力不断衰落的明中后期,历代皇帝仍多对北征蒙古颇为热衷,比如孝宗便曾打算亲征,武宗曾率军在宣府镇与蒙古鞑靼部阵前厮杀。

英宗对于瓦剌的强势崛起并不清楚,从而在瓦剌南下之后,决定效仿成祖、宣宗北征。但令人意外的是,正统时期战斗能力最强的宣府军,面对瓦剌的攻势时,由于武将的懦弱,突然崩溃,瓦剌从而越过宣府防线,直奔英宗所统率的大军。英宗惊慌之下决定班师,在行至土木堡时,又决定临时驻扎,取水休整,结果遭到瓦剌军队的突袭,明军一败涂地,自相踩踏,导致了“土木之变”的发生。

正统八年(1443),王振模仿唐、宋时期的“伽蓝七堂”,建造智化寺作为其家庙。智化寺中,有王振遗留至今的唯一石刻像,其形象宛如一个标准书生,很难将他与史书中的大奸大恶联系起来。

在“土木之变”中,王振被杀,明英宗被俘。一年之后,英宗被瓦剌释放,“夺门之变”后,英宗复辟登基,“赐振祭,招魂以葬,祀之智化寺,赐祠曰精忠”[15],下令重修智化寺,将其改名为“报恩智化寺”,作为祭祀王振的场所。王振为了邀取边功,树立权威,从而蛊惑英宗亲征,最终导致“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明朝因此遭遇巨大危机——如果按照这样的叙述,英宗应该十分痛恨王振。但智化寺的存在,彻底颠覆了这一历史叙述。由此可见,至少在英宗的内心中,“土木之变”的主要责任不应在王振。

从王振的例子可以看出,明代宦官的真实面目与士大夫书写的史书中的形象,存在着一定差距。而在史籍之外的许多地方,我们也能找到反映明代宦官真实面目的线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