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中太守之争,魏延上位,张飞不满

汉中太守之争,魏延上位,张飞不满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任命书上没有张飞的名字,被任命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兼任汉中太守的是魏延。魏延以区区牙门将军的身份,陡然间升任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不仅群臣感到惊讶,张飞也感到心中不快。汉中是抵御曹军的前哨,将领及士兵保持融洽和睦的关系方能一致对敌,而张飞却恰恰在这方面有缺陷,刘备当然不放心让张飞镇守汉中。刘备封坛拜魏延督汉中军事后,又耐心对张飞解释,并授予张飞另外的职位予以补偿。

汉中太守之争,魏延上位,张飞不满

刘备得益州后,其基本统治区域是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而关羽奉命在外镇守荆州汉中郡属于巴蜀和关中的交界,曹操军随时可能对汉中进行攻击。“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刘备倾益州之师,辛辛苦苦与曹操军队作战一年有余,才夺得汉中,自然不能让它再遭失去的危险。因此,刘备在汉中开过庆功宴,准备返回成都前,一直在物色一名合适的将领,帮他紧紧守住益州的门户。

刘备与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天下兼知。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何况是这么要好的兄弟。刘备夺得汉中后,取得三块大的根据地,一块是以成都为中心的益州,一块是荆州,另一块就是新得的汉中郡。刘备自己镇守成都,关羽则被派驻荆州,只有张飞尚没有独自治理的领地。

刘备此次寻找担负守卫汉中重任的将领,群臣们都以为刘备会选择张飞。不仅群臣认为张飞会被授予督汉中之职,就连张飞自己也觉得,刘备派他去督汉中是十拿九稳之事。

群臣都属意张飞督汉中之时,刘备的任命书终于姗姗来迟。然而,任命书上没有张飞的名字,被任命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兼任汉中太守的是魏延。顿时,汉中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内容大多是刘备的这项出人意料的任命书。

魏延,在刘备进益州时,他的身份仅仅是小小的“部曲”,而在刘备驱逐刘璋的过程中,魏延屡立战功,这才被升为牙门将军。所谓牙门将军,并不是东汉将军编制中的正式称号,仅仅是刘备自行设定的职位。魏延以区区牙门将军的身份,陡然间升任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不仅群臣感到惊讶,张飞也感到心中不快。

刘备属下,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名将,关羽驻守荆州重地,自可排除在外。但刘备既然不选择张飞坐镇汉中,为何不考虑远比魏延知名且经验丰富的马超、黄忠、赵云呢?

汉中是抵御曹军的前哨,将领及士兵保持融洽和睦的关系方能一致对敌,而张飞却恰恰在这方面有缺陷,刘备当然不放心让张飞镇守汉中。而赵云,刘备任命他主管宫中之事,自然也可排除在外。黄忠虽然勇猛,老而弥坚,但毕竟年事已高,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不利于汉中的稳定。而马超尽管威名显赫,且身居高位,但因其是“羁旅归国”的降将,刘备对他难以信任,因此只会把他摆在爵位高、无实权的位置,不会让他坐镇汉中要塞。(www.xing528.com)

关羽等五员猛将因种种顾虑被排斥在外,刘备便只能寻找后备人才。此时的刘备,年近六十,垂垂老矣,急于为儿子刘禅储备新的将才,遇到才俊,便不拘一格任用。魏延远比张飞等人年轻,又一贯忠心,且在益州争夺战中展现出优秀的指挥能力及判断能力,这些都被刘备看在眼里。于是,在选择汉中主帅的重大问题上,刘备置张飞和全军的议论于不顾,破格任用魏延。

魏延虽然获得刘备的信任,刘备也知其能足以担当汉中太守一职,可他资历尚浅,难以令军中诸老将服膺。为此,刘备不得不公开站出来,表达对魏延的明确支持。刘备对魏延的支持显得很具艺术性,也充分体现出刘备的卓越政治才干。他效法刘邦当年登坛拜韩信为大将的旧事,特意择吉日大会群臣,当场封魏延督汉中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

大会群臣,登坛拜将,显示出刘备对魏延的重视。群臣碍于刘备,也不得不对魏延表示支持。接着,在大会上,刘备与群臣把酒欢饮。最后,趁着群情愉悦之时,刘备示意属下安静,故意大声地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刘备的话问得很直接,这是当众让魏延表态怎样不辜负重任。魏延自知以资历难以服众,他清楚刘备这样问的用心,便铿锵有力的答复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对于魏延的答复,刘备很是满意,群臣见魏延尽显英雄气概,壮志凌云,都认为他很有气魄,又见刘备如此明确地表示支持,便纷纷附和赞赏。

刘备封坛拜魏延督汉中军事后,又耐心对张飞解释,并授予张飞另外的职位予以补偿。等到汉中人心安定,魏延显示出驾驭有度的气象,刘备便安心返回成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