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寿山石雕传统工具及发展

寿山石雕传统工具及发展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寿山石雕使用到的传统工具种类不少,由于需要进行削坯、雕刻、打磨等诸工序,因此其工具以锯、锤、刀、凿、锉、钻为主,这些工具在早期大多是铁制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铁制工具慢慢被钢制工具所替代。

寿山石雕传统工具及发展

寿山石雕使用到的传统工具种类不少,由于需要进行削坯、雕刻、打磨等诸工序,因此其工具以锯、锤、刀、凿、锉、钻为主,这些工具在早期大多是铁制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铁制工具慢慢被钢制工具所替代。钢的成分以铁为主,碳含量在2%以下,有时加入其他的金属元素形成合金,这些成分令钢比铁更加坚固、耐磨、质地更为强硬,还保持了相当的韧性以及抗腐蚀性,也能够防止锈蚀,其价格低廉,性价比高,因此更加适合用于寿山石雕刻,特别是细节的雕刻。

1.手锯、凿、铁锤

寿山石雕工序从相石和设计图稿开始。初步的样稿在图纸上勾画完毕后,则要根据石材的形状以及颜色开始打粗坯。所谓打粗坯,即将石壶的形状从石块上初步“解离”出来,这一步需要削去多余的石块,一般使用手锯一点一点地锯掉这些多余的部分,有时候也使用铁锤,和凿子相互配合,将多余的石块凿开——这一步需要特别谨慎,尤其是力量轻重的控制上。因为石材虽坚韧,但却是硬度与脆性并存的材质,若是用力过大,则容易造成石材整体的开裂,不利于后期的雕刻,有时甚至会损毁整块石材,故此必须小心审慎地控制力道,做到“胆大而心细”,同时对于自己要雕刻的作品的大致形态须“成竹在胸”,才能够对手锯和凿子等工具运用自如。

2.锉刀

锉刀是石壶雕刻中经常用到的工具,相较于其他石雕类型如浮雕摆件、圆雕印章或是把玩件,石壶的形制较大,块面圆润光滑,光素面所占的比例较大,且注重线条的圆转与流畅,特别是壶身、壶把以及壶嘴的轮廓,需要达到圆润光洁、衔接自然的境界,因此就必须使用锉刀,对大致削好的粗坯进行打磨,此时很考验作者对于石壶造型的把握,不可锉磨过度造成石壶的变形和不平衡,也不可随意粗略锉磨,这样会影响石壶圆润的质感,也会对后续的细节雕刻造成不便。

3.圆规与卡尺

圆规和卡尺在其他石雕创作中很少运用到,但传统石壶造型以圆为主,特别是壶口与壶盖,要求呈相互契合的两个正圆,这时就需要圆规和卡尺进行规范测量,令壶盖能够刚好嵌入壶口之中,既能够转动自如,又能够保持密闭、避免漏水,因此,圆规和卡尺是石壶雕刻运用到的较为特殊又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在雕刻过程中,又不可完全依赖于圆规和卡尺,因雕刻是“减法”,后续还需要打磨,因此在细微的尺寸上需要雕刻师自行把握,相当考验雕刻师的水平。(www.xing528.com)

4.雕刻刀

雕刻刀可以说是寿山石雕创作中最为常用的工具,从细化粗胚开始,再到造型的刻画,至于纹饰和图案的雕刻,甚至是细节的微小处理……任何一道工序都离不开雕刻刀。雕刻刀对于寿山石雕而言,就如毛笔对于书法中国画一般重要,熟练地运用雕刻刀,是每一位寿山石雕刻师的基础。寿山石雕的刀具,大约有圆刀、尖刀、斜口刀、铲刀等几类,这些类别之中,又可以细分出诸如小圆刀、半圆刀、大圆刀、小尖刀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雕刻刀是按照刀口和刀角进行区别分类的,和刀的长度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也因为刀口和刀角的区别,在用途上也随之大相径庭。譬如刀口圆润有弧度、刀角无棱的是圆刀,圆刀的刀路柔和,抚之光洁却又有起伏感,像花朵的叶脉、小的浮雕人物的五官、缭绕的云起雾霭等,都可用圆刀进行雕刻和处理,寿山石的薄意雕刻中常见圆刀的运用。而尖刀,则是刀口尖锐平直的雕刻刀,因为其刀刃尖锐,故此刻画出的线条清晰分明,所以非常适合用来雕刻古兽尾巴和毛发上排列紧密的开丝以及人物浓密的须发,也适合雕刻中的勒线,勾勒出物象的边缘线条,或者是人物鲜明的衣褶,寿山石圆雕和高浮雕中常见尖刀的运用。斜口刀也被称作平刀,它的刀口平直,却没有尖刀的锐利,主要用来雕刻时大面积的剔地和刮削,石壶的雕刻中,常常使用到斜口刀来平整细节处。另外刮刀,用于初步成型的作品的修光与打磨。

5.砂纸

砂纸是石壶打磨工序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常分为布砂纸和水砂纸。在打磨过程中,先用布砂纸进行粗磨,继而使用水砂纸进行细磨,砂纸的细腻度也从粗到细进行更换,从几百目的砂纸到数千目的砂纸,保证最后的成品表面光洁,手感细腻。

6.其他

在最后的磨光完成后,还需对石壶进行打蜡和推光,这时又要使用到川蜡。川蜡是一种生物蜡,是白蜡虫在女贞树或是白蜡树枝上分泌出的物质,属于虫蜡的一种,是天然蜡,这种蜡不会对石壶造成腐蚀,有助于保护石壶。打完蜡后,再进行推光处理,令石壶更加光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