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寿山石开采历史回顾|寿山石雕刻技法

寿山石开采历史回顾|寿山石雕刻技法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寿山乡有目的地开采寿山石应始于宋朝。寿山村广应寺的和尚曾在高山开洞采石,至今尚有高山和尚洞遗存。由于帝王和文人阶层的喜好,宋代由官方控制寿山石的开采。当地的统治者对寿山石矿进行了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其后,由于连年的战乱和灾荒,寿山石雕市场凋敝,寿山石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寿山石开采业逐渐式微。

寿山石开采历史回顾|寿山石雕刻技法

寿山乡有目的地开采寿山石应始于宋朝。寿山村广应寺的和尚曾在高山开洞采石,至今尚有高山和尚洞遗存。而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开采寿山石的记录是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梁克家所撰《三山志》:“寿山石出怀安县稷下里。”由于帝王和文人阶层的喜好,宋代由官方控制寿山石的开采。清代高兆《观石录》记载:“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辇致巨石塞其坑。”南宋著名理学家黄香所作《寿山》七绝诗中有一句“石为文多招斧凿”,说明当时寿山村已进行有目的的人工开采寿山石。元、明两代寿山石的开采虽然已非官家组织的大规模采石作业,但是寿山当地农民在农闲耕余仍有自发采石,新的石种不断被发现。珍贵的田黄石就是在明代时首次被偶然发现的。施鸿保《闽杂记》记载:“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愍公见而奇赏之,遂著于时”。寿山石“洁净如玉,柔而易攻”的特性,成为治印的理想材料,于是便产生了寿山石印章文化。清初开采逐渐兴盛,“冻石之价愈增,而采掘愈盛”。清代毛奇龄《后观石录》记载:“自康亲王恢闽以来,凡将军督抚,下至游宦兹土者,争相寻觅。……于是山为之空。”当地的统治者对寿山石矿进行了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寿山石成为贡品后,寿山村石农的队伍增至二百多人。据有关资料记载,1917年,寿山一年出产雕刻用石3000斤,品种有40余种。其后,由于连年的战乱和灾荒,寿山石雕市场凋敝,寿山石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寿山石开采业逐渐式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百业复苏,民生安定,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寿山石雕业的复兴和繁荣。寿山村石农恢复采石,挖老洞,觅新矿。后来,石矿采取集体大量开采的方式,几十年间的开采量远远超过前几百年加起来的总数。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个体开洞采石的活动活跃,一度掀起了挖田黄的热潮。最兴旺时,全乡除了老幼外,几乎所有男女都上山采石,还新辟不少矿洞,开采出荔枝洞石、鸡母窝石、鲎箕石、马背石、山秀园石、汶洋石、黄枣冻石等新品种,出产品种已达一百多种。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快速得开采出大量寿山石,炸药被引进寿山石开采之中,炸药爆破使寿山石原石产生致命的裂纹,把寿山石的损毁率提高了数倍。(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