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寿山石雕刻技法漫谈:镶嵌雕与高浮雕技法的异同

寿山石雕刻技法漫谈:镶嵌雕与高浮雕技法的异同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其镶嵌于其他载体,故此单列出来进行介绍。他的镶嵌雕技艺精湛,堪称一绝。镶嵌雕的制作程序分为设计、雕刻和粘贴三个步骤。镶嵌雕重在画面的设计,以及对镶嵌装饰的主体——漆器屏风、挂联或器皿等载体的选择。镶嵌雕的方法与高浮雕技法略同,只不过镶嵌雕是先分解雕刻、再组合而已。

寿山石雕刻技法漫谈:镶嵌雕与高浮雕技法的异同

镶嵌又称屏雕,属于小件浮雕范畴,是寿山石雕技艺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雕刻形式,也是寿山石雕的一个特色工艺品种。因其镶嵌于其他载体,故此单列出来进行介绍。

镶嵌需选择各种颜色的寿山石片,根据预先设计的图画进行分解,以浮雕刻成配件,然后嵌饰于漆器屏风、挂联或器皿之上。也有的石雕配件还与木、牙、角等材料的雕刻部件组合。

清初,屏雕技法开始用于寿山石雕中,杨璇曾将宝石镶嵌在寿山石雕罗汉的服饰上,为雕像添彩增色。寿山石色彩丰富,雕刻技艺高超,富有艺术美感,雕刻师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寿山石雕东门派传人林寿煁在1962年用寿山石、象牙、牛角等材料雕刻《喜上梅梢》,作品中的喜鹊梅花等惟妙惟肖。20世纪70年代,林寿煁在此基础上创新出寿山石镶嵌雕技法,以各色寿山石片分别浮雕后镶嵌在漆器的围屏上,光彩夺目,由此形成屏雕技法,为寿山石雕开辟崭新途径。他的镶嵌雕技艺精湛,堪称一绝。

镶嵌雕的制作程序分为设计、雕刻和粘贴三个步骤。

镶嵌雕重在画面的设计,以及对镶嵌装饰的主体——漆器屏风、挂联或器皿等载体的选择。设计包括“器具造型”和“雕刻画面”两个部分。二者应做到统一协调,相互衬托,相互辉映。粘贴石刻的面板一般应略低陷于外框。底板的漆料宜选择深暗的色调。(www.xing528.com)

雕刻的画面多取人物故事、花鸟蔬果及博古器皿等为题材,布局宜疏不宜密,穿插宜简不宜繁。设计时既要使景物便于分解刻制,又要令构图完整、符合画理。画稿确定后,将其分解为若干部分,分别绘成分解图。然后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相适应的质料与色彩的石片。选材时要有整体观念,合理配料,石片色彩要注意对比度和光亮度,通过自然石色的对比,使画面更加耀眼多彩,使整件作品光彩夺目、惹人喜爱。

镶嵌雕的方法与高浮雕技法略同,只不过镶嵌雕是先分解雕刻、再组合而已。刻制时,雕刻师根据设计图的要求,先将分解图纸贴于大小相适应的石片上,按图锯坯,锯成厚度约1厘米的薄片。凡遇到与前景交接之处,要留出适当的余石,这样才能使成品衔接紧密。在雕刻时交接面应切成斜面,以保证小块面衔接的紧密度。景物隆起的边缘、侧面要稍向内斜,才能使作品更富空间感和立体感。

刻成的分解浮雕石片经过光蜡处理后即可进行组合粘贴。过去常用的粘合剂有面漆糊和树脂粘剂两种,现在多用“二合一”与“502粘剂”。面漆糊适用于大块面及不透明石质部分的粘合;树脂粘剂适用于白色或透明景物的粘合。景物雕件按图稿逐件粘贴于器物面板上,粘贴完毕并经过检验后,应平置晾干,干后再行修整磨光。若以面漆糊粘贴,则需放置阴房内,数天后方可取出陈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