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寿山石雕刻技法与品种详解

寿山石雕刻技法与品种详解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我一心向往福州,想去找寿山石。周老师开了一个店,在篆刻的同时也兼卖寿山石,他的石头好,价格也很高,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是买不起的。为了买适合的印章,我周末时常逛特艺城的寿山石市场。通过她,我认识了她的先生郑剑平,郑剑平先生是从事寿山石雕刻的。正是因为结识了这两位忘年之交,我开始了疯狂购买寿山石的经历。寿山石的种类非常丰富,品种之多令人难以辨识。

寿山石雕刻技法与品种详解

父亲海军,我从小在部队长大。

那时候父亲所在的部队在宁德飞鸾,飞鸾很小,没有地方可玩,因此我小的时候常跟着军人们。一次,在一个军人叔叔的宿舍里,我看到他在刻印章,桌面上放着个小拇指那么大、椭圆形晶莹剔透的印章,我觉得很漂亮,就问他:“这块石头能不能送给我?”他说:“这个不行哦!这块石头我花了七块钱买的。”“这么贵!这是什么石头?”他告诉我“这是寿山石”。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寿山石”这三个字,我问:“寿山石是从哪里来的?”他告诉我,“寿山石产于福州寿山。”那时候一包小黄豆或者一块冰糕才五分钱。有个一块钱都是巨款了,手指这么大的一个小石头要七块钱,这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啊!于是,我一心向往福州,想去找寿山石。

从我家到飞鸾小学的路上,有一家刻印章的店,放学的时候我常趴在店的木窗台上看。看别人刻印章,我觉得很神奇,刻好以后印出红色的字好漂亮。

当时与我住同一栋楼的部队家属中有一个比我大三岁的哥哥叫江柳清,是江西人。他会用竹子做各种各样的玩具,经常带着我们到处抓鱼抓虾,或到山上打鸟。有一次,我见他抱着一块石头撅着屁股学校操场上转着圈子磨,我便问他:“你在磨什么?”他说:“这是寿山石,校长叫我把底磨平。”这是我第二次听说“寿山石”,也知道了寿山石可以在地上画画写字。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我随着父亲所在的部队搬到福州市仓山区。到了福州,我有了新的同学,我就到处问同学,福州哪里能挖到寿山石,可同学们都不知道。问了好多人,大家都不清楚,渐渐地我也就淡忘了此事。

在从艺道路上,家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特别是我父亲。1999年,我高中毕业,父亲在逛特艺城时为我找到了一位雕刻印章的老师,于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拜到了著名篆刻家周哲文之子周悌老师门下。周老师开了一个店,在篆刻的同时也兼卖寿山石,他的石头好,价格也很高,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是买不起的。(www.xing528.com)

2003年,我参加了福州市首届篆刻艺术展,作品入展后,唐绍斌老师给我写了一封信,让我去找他,意外地,他提出收我为徒,于是我又多了一位篆刻老师。

上大学后,我在校学生会宣传中心担任主任。当时学校对外交流需要的印章大多都是我刻的。为了买适合的印章,我周末时常逛特艺城的寿山石市场。买石头的过程中,我认识了陈胜梅,她比我年长,所以我称她“胜梅姐”。通过她,我认识了她的先生郑剑平,郑剑平先生是从事寿山石雕刻的。他们两人,一人在家做雕刻,一人摆摊卖石头。正是因为结识了这两位忘年之交,我开始了疯狂购买寿山石的经历。

寿山石的种类非常丰富,品种之多令人难以辨识。记得我常问胜梅姐的一句话是:“你是怎么看出它是这个品种的?”胜梅姐说:“我也说不来,我告诉你这是什么石头,你就记住,下次看到这种石头就知道了。”后来逛石头市场的时候,我就经常问那些卖石头的人卖的是什么品种,时间长了,市场上常见的石头就基本都能辨认出来了。

逛多了市场,我渐渐与摆摊的人熟悉了。我买石头比较干脆,觉得价格合适时常常就“包摊”。有一次,我看中一摊石头,价格谈好后却发现忘记带钱包了。正在想怎么办的时候,隔壁的摊主对这位摊主说“他是伟杰”。这位摊主说:“你就是伟杰呀,那石头你拿走吧,下个星期来时再付钱。”因为这种信任,后来渐渐地,我去石头市场都不用带钱了,看中了就拿走,给别人一个付款的时间,在这期限内把账结清。互相信任,诚信买卖,形成了一个好的循环。

我有几次跟叶星光老师上山买石头的经历,因为当时没有钱,只是看看老师买石头,了解了买石头是怎么回事。自己真正上山买原石,还是跟郑剑平先生上山,但不是在寿山村,而是在芹石村。郑先生说他要上山买石头,别人不肯带他去,他就自己坐公交车,结果下错了点,迷了路,走进了一个叫芹石村的村子。这个村子没有通公路,多数人都不知道,村民还是拿着锄头在耕作,与外界几乎没有接触。我第一次跟郑先生上山的时候,远远地看到有个农民在种田,郑先生用很生涩的福州话叫他过来,问他有没有石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村民一直看着他,走得非常慢,慢悠悠地过来后,郑先生再次问他有没有石头。他放下锄头,很小声羞涩地叫我们等一下。过了好一会,他提着几个小半麻袋的石头过来,打开一看,全是结晶性的善伯冻、二号矿等上等石材。他开价60元,几经还价后,最后以36元的价格买下。后来我们又有好多次上山的经历,都是直接到村民家买石头。郑先生每次都是一个个地挑,挑出一小堆,而我就把剩下的那些以更低的价格全部买下。那时候物价很低,一开始我们带个一两百元上山就能买回一堆原石,后来是几百块、几千块……几年时间里,我们看着村里的土房子慢慢变成了砖瓦房,后来这个村子通了水泥路,去的人就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