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寿山石雕刻技法漫谈,磨光材料考究,工序繁琐

寿山石雕刻技法漫谈,磨光材料考究,工序繁琐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足见当时磨光材料的考究和工序过程的繁琐。细磨又称“水磨”。现今一般都采用高标号水砂纸进行打磨。手工抛光时用不同型号的砂纸一道道打磨,一般步骤为:砂轮机磨好的石雕,用240#、800#、2000#、3000#水砂纸一道一道抛光,最后用5000#水砂纸慢慢打磨。完成打磨的作品基本上已经非常光亮,抛光好搽油保养。一件作品用水砂纸打磨后擦干水要立即进行刷油保养。磨光用的木贼草以茎秆肥壮、表皮纹粗、皮层匀薄的陈年老干为佳。

寿山石雕刻技法漫谈,磨光材料考究,工序繁琐

寿山石雕作品在雕刻完成后,还需要经过精心的打磨抛光,才能充分显现出寿山石的特质和天然色泽,使作品外表光润莹澈,散发出令人愉悦的光彩,从而提高作品的品位与价值。所以,打磨也是寿山石雕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

从出土的石猪、石俑可见,自南朝至两宋时期,寿山石雕都没有打磨。元明时期,才出现了磨光工序,但工艺比较简单。真正意义上的磨光,是从清代开始讲究精工细作、追求奢华品位而流行的。《观石录》记载:“石初剖,须琉球砺石磋之。既磋,磨之金阊官砖,磨竟以水浸檞叶,纵横楷拭,无有遗痕。然后取麑鞹平置几案,运石鞟上,徐发其光。”足见当时磨光材料的考究和工序过程的繁琐。

磨光分粗磨、细磨和揩光三道过程。粗磨又称“干磨”。细磨又称“水磨”。水磨,顾名思义就是砂纸裁成方形沾水湿磨。现今一般都采用高标号水砂纸进行打磨。在打磨细部时,一般会用砂纸包裹一根竹签细细打磨。打磨过程中所使用的砂纸应由粗到细,层层递进。揩光是将经过两道打磨工序后的石雕作品用清水洗净晾干之后,再用桐油瓦灰砖汲水揩磨,再取另外一块桐油瓦灰砖蘸白茶油和羊肝石粉,反复细揩。

磨光是一道不容忽视的工序,不单要凸显作品的光亮度,还要利用不同的光彩来体现景物的质感,弥补石质、石色和雕刻过程中的不足。经过“粗磨”“细磨”“揩光”三道工序的寿山石雕作品,表面光滑明澈,灵动莹润,就像泡在水里的感觉,能充分显现出寿山石的天生丽质。

手工抛光时用不同型号的砂纸一道道打磨,一般步骤为:砂轮机磨好的石雕,用240#、800#、2000#、3000#水砂纸一道一道抛光,最后用5000#水砂纸慢慢打磨。完成打磨的作品基本上已经非常光亮,抛光好搽油保养。

一件作品用水砂纸打磨后擦干水要立即进行刷油保养。如果打磨一半暂时搁置,应放进水里保养,下次继续打磨时再取出,切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否则容易爆裂。

附:八种常用的打磨材料

(1)砂布选用粒度为80#的棕刚玉砂布为适宜。为方便操作,可裁成16开大小的砂布块。(www.xing528.com)

(2)木贼草,又名“节节草”,是一种常绿灌木,为多年生隐花植物,产于四川、东北等地山野间,可作药材。磨光用的木贼草以茎秆肥壮、表皮纹粗、皮层匀薄的陈年老干为佳。干瘪瘦小的新茎不宜使用。

(3)冬稻茎又名“单冬藁”,是单季“高脚大冬术”收成后留下靠近根部约0.33米的粗茎。

(4)水砂纸用400#~500#碳化硅水砂纸,裁成小片。分油磨砂纸(专供沾油研磨用)和水磨砂纸(专供沾水研磨用)两种。

(5)竹签取竹皮削成长约24厘米、厚约2毫米、两端扁平的竹签,用于插衬木贼草茎孔。

(6)桐油瓦灰砖又名“漆砖”。按其形状不同可分为块砖、条砖等。其制法是:置瓦灰于乳钵内,用臼研磨成细粉末,蘸适量清水将其捣烂。待粗质瓦灰粉沉淀后,倒出上面溶解于水的灰浆,温火烤干,漂出极细的粉末。然后加熟桐油、生漆猪血调合成黏糊状。按不同需要,用麻布包扎成方块、长条等形状,晾干即可使用。桐油瓦灰砖以硬度不同,又可分油砖与水砖两种。

(7)油料,以陈年白茶油最为理想,次则花生油、芝麻油。切忌使用动物油、机械用油及化学油脂

(8)上光粉,将磨刀用的羊肝石刮出粉末,筛细后使用。或用漂洗过的细瓦灰粉亦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