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年之印章,百年之篆刻魅力

千年之印章,百年之篆刻魅力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玄宗“开元”年号印从印章的发展史来看,宋元之前的印章与文人篆刻并不能画等号。单论宋元之前的印章,应归属于历史学、古文字学范畴,而篆刻的归属,则应是艺术学。从商周到宋的数千年里,印章一直以身份象征、权力象征、信用凭证等形式存在,并未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因此对于篆刻的时间线的锚定,应该是七百年左右,篆刻史的书写,也应该遵循这一时间脉络。

千年之印章,百年之篆刻魅力

唐玄宗“开元”年号印

从印章的发展史来看,宋元之前的印章与文人篆刻并不能画等号。单论宋元之前的印章,应归属于历史学古文字学范畴,而篆刻的归属,则应是艺术学。

但篆刻又是以印章为表现形式,其创立也是以学习前代印章形式为范本,因此当篆刻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登上历史舞台后,两者合流,从此再难分割,这种状态也直接影响到后人对篆刻的定义与创作。

终归,印章与篆刻,还是有其各自的概念分野。

在现存的印章实物中,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但显然,印章的出现应比这一时期会更早,只是目前没有与之相佐证的实物而已。从商周到宋的数千年里,印章一直以身份象征、权力象征、信用凭证等形式存在,并未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其制造过程中,对实用性的考量,要远大于对美学的考量。即便其中有一些具有今天美学概念上的审美内容存在,也是出于制作者无意识创造,或者后人的附会。

直到今天,印章也未脱离实用范畴,不过也正是在实用范畴上的演化,开始让印章逐渐具有了艺术性,这其中书画鉴藏印就是印章向纯艺术过渡的契机。

唐初,在宫廷中建立了专门收藏艺术品的机构,但凡经皇帝看过的收藏品,都会加盖年号印章,作为内府收藏的记号。

《述书赋》[1]中就提到,唐太宗有年号印“贞观”,唐玄宗有年号印“开元”。依照书法载体——纸张——广泛应用的时间推论,鉴藏印的出现或应是在东晋南北朝之间。(www.xing528.com)

隋唐之际用于书画鉴藏的印章,本质上还是实用品,但因钤盖于书画作品上,其艺术性需求自然得以凸显。在追求与书法艺术相协调的过程中,关于印章的审美也有了极大发展,这为之后篆刻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北宋的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法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就在其所著《书史》[2]中,有了关于鉴藏印审美上的判断:“印文须细,圈须与文等……大印粗文,若施予书画,占纸素字画多,有损于书帖。”

按照一般理解,到了元代,篆刻的基本审美理论才被提出,也是到元末才有文人真正开始着手于自己刻制印章,篆刻这一艺术门类才正式形成。虽然根据现有资料考据,这一时间点可以前推百余年,但篆刻真正形成,还是要放在元代,至今七百年左右。因此对于篆刻的时间线的锚定,应该是七百年左右,篆刻史的书写,也应该遵循这一时间脉络。

【注释】

[1]《述书赋》编撰于769年。上篇所述由上古至南北朝,下篇所述由唐太宗、武后以下。作者为唐代窦臮、窦蒙两兄弟。

[2][宋]米芾.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