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家镇银丝挂面:清乾隆年间的民间故事

杨家镇银丝挂面:清乾隆年间的民间故事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乾隆年间 ,蓬安县杨家镇住着一位姓杨的老汉,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春生,老二叫秋生,家里以做面为生。秋生无法,只好同意分家。就这样,秋生分得一口铁锅和一些面条和面粉。她舀水和面,把秋生带来的香油和盐倒进面团里。银丝般的面条挂满秋生家门前,惊动了远近乡里,大家都来看稀奇。从此,杨家镇的人们在龙女的指点下,家家户户都做起银丝挂面来。最后,银丝手工挂面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进贡皇上的珍品。

杨家镇银丝挂面:清乾隆年间的民间故事

清乾隆年间 (1736-1795),蓬安县杨家镇住着一位姓杨的老汉,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春生,老二叫秋生,家里以做面为生。父子三人非常勤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晚上月亮出来才收工,生意做得很兴旺。

不久,春生娶了媳妇,添了一双手,生意做得更火热。可是,春生的媳妇是个不安分的人,见秋生老实就起坏心眼欺负他,借口磨坊人手够了,叫秋生上山砍柴去,秋生只好听从嫂嫂的安排。

秋生每天上山砍柴卖,把干粮放在一个山洞里,砍完柴才来吃。可是,每次都有一只小青蛙偷吃他的干粮,开始还给他留下一点点,后来却一点也不留了。秋生心肠好,可怜小动物,情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让给青蛙吃。有时,他还背着嫂子带一些好吃的东西来给青蛙吃。青蛙也很讨人喜欢,吃完东西后,总向着秋生亲切地 “呱呱呱”叫几声,像是在道谢似的。

后来,杨老汉觉得自己快要离开人间了,便把两个兄弟叫到床边说:“我死以后,春生要把弟弟带好,给他娶了媳妇再分家。分家时,家产各一半。”说完,杨老汉就闭上眼睛。

杨老汉死后,嫂嫂把秋生管得更紧,不管刮风下雨,天天要他上山去砍柴,卖的钱也要分文不差地交给她。

一天嫂嫂对秋生说: “树大分杈,人大分家。你另去过吧。”秋生无法,只好同意分家。嫂嫂说:“遵照爹爹遗嘱,家产各一半,我没意见。可这些年来,我和你哥起五更睡半夜,在磨坊做面为生。你砍柴卖,每天卖的钱很少,你说怎么个分法?”秋生说:“哥哥嫂嫂,我砍柴为生,分给我一些面条面粉就行了。磨坊的用具我一样也不要。房子嘛,只要能容身就行。”就这样,秋生分得一口铁锅和一些面条和面粉。他仍然天天上山去砍柴,砍完柴就和小青蛙一起煮面吃。(www.xing528.com)

有一天,秋生砍柴累了,便在石板上躺了一阵。他担心青蛙饿了,就急匆匆地赶回山洞给青蛙喂吃的。可是,当他到山洞一看,面条已经煮好了,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小青蛙在一边 “呱呱呱”叫着。老实的秋生非常高兴,也不问来由就和小青蛙一起吃起来。

又过了些日子,秋生的面条吃光了,他只好带面粉上山。奇怪,砍完柴后回到山洞,那面粉都变成了一锅热腾腾的面条,而且这面条像头发丝一样细,像水一样透明,吃起来美味可口。秋生感到莫名其妙:是谁做的面条?面条为什么这么细? 又这么好吃? 于是,他决定要暗自察看究竟。

第二天,秋生带了面粉,来到山洞放下就转身走了。走出山洞后,他悄悄地躲在离洞口不远的地方偷看着。只见小青蛙变成了一个身穿绿罗裙、头戴夜明珠的姑娘,黑黑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嘴唇像樱桃一样红,像仙女一样! 秋生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她,呆了。绿裙姑娘把面粉倒进锅里,用手指在地上一划,马上一股清泉冒出来。她舀水和面,把秋生带来的香油和盐倒进面团里。随即,她扯下几根头发放在一起揉揉,搓成长条挂在树枝上一扯一拉,越拉越细,不一会儿,那面条一根一根就像头发丝一般细了。绿裙姑娘生火煮面,只是她一边煮,一边向锅里吐口水。秋生一下跳出来,抓住姑娘大声问:“你是什么妖怪?”绿裙姑娘也不挣扎,只是红着脸、低着头、怯生生地答道:“我不是妖怪,我是龙王的三女儿,因不甘龙宫的寂寞生活,偷跑来到人间。龙王派出虾兵蟹将四处找我,我躲在这里它们找不到。这些年,多亏你把干粮给我吃,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啊!”“报答,面里掺头发,锅里吐口水,这是报答我呀?”秋生气呼呼地说。绿裙姑娘说:“秋生哥你不知道,我的口水是龙涎,头发是龙须变的,吃了可以消除百病,长生不老呀!”秋生转怒为喜,和龙女亲亲热热讲了好多知心话。

后来,秋生和龙女成亲了,合计回去开个面坊,做面条卖。银丝般的面条挂满秋生家门前,惊动了远近乡里,大家都来看稀奇。人们尝过面条后,都说非常好吃,争相购买。从此,杨家镇的人们在龙女的指点下,家家户户都做起银丝挂面来。最后,银丝手工挂面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进贡皇上的珍品。

采集地:蓬安县杨家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