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研究:地形特点及绿化面积优势

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研究:地形特点及绿化面积优势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形或称地貌,是地表的起伏变化,也就是地表的外观。例如,在一平地上进行设计时,为了增加空间的变化,设计师往往通过地形的高低处理,将一大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小空间。从日照、稳定的角度来看,地形产生地表形态的丰富变化,形成了不同方位的坡地。不同角度的坡地其接受太阳辐射、日照长短都不同,其温度差异也很大。(五)增加绿化面积显然对于同一块底面面积相同的基地来说,起伏的地形所形成的表面积比平地的会更大。

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研究:地形特点及绿化面积优势

地形或称地貌,是地表的起伏变化,也就是地表的外观。园林主要由丰富的植物、变化的地形、迷人的水景、精巧的建筑、流畅的道路等园林元素构成,地形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他所有的园林要素都是承载在地形之上,与地形共同协作,营造出宜人的环境。因此地形可以看成是园林的骨架。

不同地形形成的景观特征主要有四种:高大巍峨的山地、起伏和缓的丘陵、广阔平坦的平原、周高中低的盆地。

山地的景观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划分空间,形成不同景区;形成景观制高点,控制全局,居高临下,美景可尽收眼底;凭借山景。山,或雄伟高耸,或陡峭险峻,或沟谷幽深;或作背景,或作主景,都可借以丰富景观层次;山的意境美。例如,我国的古典园林“一池三山”的格局,源自传说中的蓬莱三仙岛,是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地形在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几种:

(一)分隔空间

可以通过地形的高差变化来对空间进行分隔。例如,在一平地上进行设计时,为了增加空间的变化,设计师往往通过地形的高低处理,将一大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小空间。

(二)改善小气候

从风的角度而言,可以通过地形的处理来阻挡或引导风向。凸面地形、瘠地或土丘等,可用来阻挡冬季强大的寒风。在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为北风或西北风,为了能防风,通常把西北面或北部处理成堆山,而为了引导夏季凉爽的东南风,可通过地形的处理在东南面形成谷状风道,或者在南部营造湖池,这样夏季就可利用水体降温。从日照、稳定的角度来看,地形产生地表形态的丰富变化,形成了不同方位的坡地。不同角度的坡地其接受太阳辐射、日照长短都不同,其温度差异也很大。例如对于北半球来说,南坡所受的日照要比北坡充分,其平均温度也较高;而在南半球,则情况正好相反。

(三)组织排水

园林场地的排水最好是依靠地表排水,因此通过巧妙的坡度变化来组织排水的话,将会以最少的人力、财力达到最好的效果。较好的地形设计,是在暴雨季节,大量的雨水也不会在场地内产生淤积。从排水的角度来考虑,地形的最小坡度不应该小于5%。(www.xing528.com)

(四)引导视线

人们的视线总是沿着最小阻力的方向通往开敞空间。可以通过地形的处理对人的视野进行限定,从而使视线停留在某一特定焦点上。

(五)增加绿化面积

显然对于同一块底面面积相同的基地来说,起伏的地形所形成的表面积比平地的会更大。因此在现代城市用地非常紧张的环境下,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时,加大地形的处理量会十分有效地增加绿地面积。并且由于地形所产生的不同坡度特征的场地,为不同习性的植物提供了生存的稳定性。

(六)美学功能

在园林设计创作中,有些设计师通过对地形进行艺术处理,使地形自身成为一个景观。再如,一些山丘常常被用来作为空间构图的背景。如颐和园内的佛香阁、排云殿等建筑群就是依托万寿山而建。它是借助自然山体的大型尺度和向上收分的外轮廓线给人一种雄伟、高大、坚实、向上和永恒的感觉

(七)游憩功能

例如,平坦的地形适合开展大型的户外活动;缓坡大草坪可供游人休憩,享受阳光的沐浴;幽深的峡谷为游人提供世外桃源的享受;高地又是观景的好场所。另外,地形可以起到控制游览速度与游览路线的作用,它通过地形的变化,影响行人和车辆运行的方向、速度和节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