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材晋用:讲述楚材对中国通史的影响

楚材晋用:讲述楚材对中国通史的影响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材晋用,意思是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出自《元史·耶律楚材》。讲到耶律楚材这个人,就会让人想到“楚材晋用”这一著名的成语。于是就有了“楚材晋用”这样一句成语,以表示人才被他人或他国所用。他父亲想了想,觉得既为异国所用,于是用《春秋左氏传》中的“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给儿子起名为“楚材”。实际上,耶律楚材是“辽材元用”了。

楚材晋用:讲述楚材对中国通史的影响

楚材晋用,意思是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出自《元史·耶律楚材》。

讲到耶律楚材这个人,就会让人想到“楚材晋用”这一著名的成语。这句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人声子出使晋国回国,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国相)要他讲讲晋国的情况,声子回答说:“像楚国的杞木、梓木、皮革都运到了晋国一样,晋国用的不少人才都是楚人。”于是就有了“楚材晋用”这样一句成语,以表示人才被他人或他国所用。

耶律楚材这个名字中的“楚材”就是用了这个典。耶律楚材的祖上是辽国的宗族,据说他小的时候就特别聪明。他父亲就让算命先生给他卜算了一下,算命先生说“该孩子将来必大有作为,但当为异国所用。”他父亲想了想,觉得既为异国所用,于是用《春秋左氏传》中的“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给儿子起名为“楚材”。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满面胡须,成吉思汗称呼他为“吾图撒合里”,意为“长髯人”。他的母亲是个汉人,从小就让他学习儒学。这段史料记述在《新元史》和《蒙兀儿史记》中。(www.xing528.com)

后来世事变迁特别快。金灭辽后,他被金统治者留在了金的中都,成为金政权的重要参谋人员。成吉思汗攻下中都,已经三十岁的耶律楚材没有出走,还是留在那里。懂得广罗人才的成吉思汗欣赏他身上的中华儒学气息,选中了他,一直留在身边使用,直至升任其为国相。元太祖十年(1215年),蒙古军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据格鲁塞《草原帝国》记载:占领北京后,在愿意服从蒙古统治的俘虏中,成吉思汗选中一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他以“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博得成吉思汗的喜爱,被任命为辅臣。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又随成吉思汗征西夏,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实际上,耶律楚材是“辽材元用”了。

说耶律楚材是蒙元建国中的第一大功臣,不是说他在纵横征战中有多大的能耐。他的建国之功主要在于端正了蒙元当局的用人路线。当时,一些为富不仁之徒想出一百四十万两银子承包天下赋税,耶律楚材极言不可。为何不可?就因为这些人行为不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