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型治理:增量与提质并重-产业园区转型再生

转型治理:增量与提质并重-产业园区转型再生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西方国家政府应对城市收缩的被动角色不同,中国当前的部分收缩现象可能是政府为实现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等发展目标而主动选择的结果,也可以视为更为超前、更有计划的治理策略。在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关系向来都是影响城市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这一点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空间生产过程。因此,中国的城市收缩现象并不是单纯由社会经济衰退的客观趋势所引起,也可能是由政府推动转型发展而导致。

转型治理:增量与提质并重-产业园区转型再生

在既有的西方学界研究中,政府在城市收缩过程中多处于被动应对的角色。面对已经发生的收缩现象,政府开始转变早期的抵触和避讳态度,抑或是尝试重新定位城市的产业功能,以实现再增长为目的[43];抑或理智地接受收缩的客观趋势,继而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方式[9],探索“精明收缩”(Smart Shrink)的系统方法[44-46]。虽然政府面对收缩的态度和做法存在转向,但总体上并没有改变其被动应对的角色,政府的干预作用主要体现在已经发生收缩现象的“后收缩”时期。

与西方国家政府应对城市收缩的被动角色不同,中国当前的部分收缩现象可能是政府为实现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等发展目标而主动选择的结果,也可以视为(相对于市场选择)更为超前、更有计划的治理策略。在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关系向来都是影响城市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这一点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从1990年代开始的相当长时间内,“增长主义”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流意识形态[1],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积极的主导作用以及政企增长联盟的形成,促成了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和城市空间的跨越式扩张。同样的,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空间的收缩也并非仅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治理意识的转变对其影响巨大。随着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发展理念的转变,先发地区的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盲目、无序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转而关注效益和品质的提升,探索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因此,政府开始利用甚至主动营造传统工业企业衰退的契机,以更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更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导向,推动低效空间的腾退置换,并积极进行战略性空间的储备。政府的干预在一定空间尺度、一定时期中,引发、加速了城市收缩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收缩并不是政府治理的最终目的,而是作为一种“以收缩换发展”的手段——打破存量空间固有的约束(已经存在的产权关系和运营项目),并创造空间重整的可能性,服务于政府转型发展的新目标。因此,中国的城市收缩现象并不是单纯由社会经济衰退的客观趋势所引起,也可能是由政府推动转型发展而导致(图2-3)。(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