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及抗震救灾工作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及抗震救灾工作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上,县委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由书记、副书记昼夜轮流值班指挥战斗,指挥部下设情况、保卫、物资、抢救4个组,负责掌握情况,处理具体问题,部署救灾工作。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建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参加抗震救灾。县供销社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指挥全县供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全力做好抗震物资供应。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及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后,县委立即召开各部室委办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鉴于当时通信中断,情况不明,会议决定由常委带队,分片下乡了解灾情。在初步了解灾情的基础上,又召开县直各局、群众团体、武装部、县医院负责人会议,号召全县上下要尽快以最大努力做好人、财、物的抢救工作。会上,县委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由书记、副书记昼夜轮流值班指挥战斗,指挥部下设情况、保卫、物资、抢救4个组,负责掌握情况,处理具体问题,部署救灾工作。县委决定,从县直各单位抽调500余名干部、50余部汽车组成七支抢险队,深入社队进行抢险救灾。29日,根据进一步摸清的震情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县委研究制定了救灾的具体意见,由县委书记马树魁在电话会上作了部署,发动群众进一步搞好抗震救灾工作。

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建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参加抗震救灾。县供销社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指挥全县供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全力做好抗震物资供应。出动8辆汽车抢救伤员,抽调85名干部分赴邦均、上仓、下仓、尤古庄等工委了解灾情,组织救灾;搭临时货棚2100处,供应救灾物资。建筑公司职工搭上几公里的帐篷,保证伤员不受雨淋。药材公司为了保证药品急需,连夜从北京调入破抗素1万支、大输液瓶6000瓶、各种急救药品682件、器械2789件,并把这些药品及时送到各医疗单位。制药厂职工在车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车间和帐篷里奋战一昼夜,制出红汞药水2万毫升、碘酒15万毫升。各单位通过清理库存和外地采购,供应了大批抗震物资,包括苇席558万片、塑料薄膜12吨、铅丝30吨、元钉12吨、竹竿4300根、桅灯560个、雨衣1000件、电池1.6万节、电筒3000个。

当时全县受伤人员较多,再加上唐山地区的大量受伤人员送到蓟县,给抢救治疗带来严重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县委成立了抢救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王树亮同志任组长,卫生、民政、商业、粮食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负责抓好伤员的治疗、管理和安置工作。县委明确提出,唐山地区来的伤员来多少收多少,从治疗到生活一包到底;对本县的伤员,强调就地抢救,就地治疗。在驻军和各单位的协助下,所有接收伤员的单位都抢搭帐篷,分设医疗点。仅县医院就在菜市场、汽车站停车场、一中操场、工业局大院和城内公路旁开设了6个医疗场地。医务人员不足,就抽调各单位和轻灾区的医务人员以及农村赤脚医生参加抢救队伍。为了使伤员吃上饭,商业部门还组织县直和各公社饮食行业赶做熟食和点心,及时送到伤员手中,他们还为灾民抢搭临建棚和医疗点。蔬菜门市部把存放的1000公斤西红柿、300公斤西瓜送到伤员手中。东南隅大队广大干部、社员还采摘了新鲜黄瓜、西红柿慰问伤员。许多群众也都自觉地带着食品、衣服进行慰问,有的把自己的衣服、鞋子穿在伤员身上,有的煮了咸鸡蛋、大米粥给伤员吃。很多伤员感动地说:“社会主义就是好,祖国处处有亲人。”

对于县内受灾群众的吃饭问题,根据大部分群众因灾缺干柴、缺成品粮、缺锅灶等实际问题,县委号召群众发扬风格,互相支援。有的是户与户之间互相帮助,有的是队与队之间互相支援,有的采取生产队组织做饭。在断电的情况下,有的地方用柴油机加工成品粮,以满足群众需要。逯庄子公社白庄子大队灾情严重,150余户由于房屋倒塌严重,自己不能做饭,灾情较轻的东大屯大队就主动承担责任,发动群众,两个小时就烙了250公斤面的大饼,由党支部书记带队,送到白庄子大队,使这个大队干部群众深受感动。他们激动地说:“千好万好,不如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好;爹亲娘亲,不如阶级友爱亲。”(www.xing528.com)

对于群众住处问题,当时全县许多房屋倒塌,余震还在继续,没有倒的房屋也不能进人,加上阴雨连天,及时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成了燃眉之急。县委发动县直机关、厂矿、学校进行清仓清库,把所有能够搭帐篷用的席子、油毡、苫布等物资全部取出,有计划地分配下去。同时还总结推广了邦均公社生产队集体搭棚和联户搭棚的经验,使群众住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震后,部分群众产生了悲观畏难的情绪,思想比较混乱。针对这种情况,县委要求各级党政组织及时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县委县革委、各工委、各公社临时抽调了近千名干部和原有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共两千余人,深入到大队,召开群众大会,大力宣传党中央的慰问电,大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讲依靠党的领导,团结战斗、集体战胜灾害的正确方向,坚定了人们的信心,群众的情绪逐渐稳定,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