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及交通建设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及交通建设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五”期间,由于完成了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的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二)交通建国初期,蓟县只有北京至山海关和北京经邦均至喜峰口两条过境土质公路,境内总里程约105公里。1953年“一五”计划实施后,全县的交通、运输、邮电出现新的面貌。为活跃城乡物资交流,1950年3月,通县国营商业的各专业公司在蓟县陆续设立了花纱布、酒业专卖、土产食品、百货、盐业和信托6个国营商业专业小组,以批发业务为主。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及交通建设

(一)工业

1949年年底,全县共有铁木具修理、缝纫加工、砖瓦白灰烧制、刻字、印刷、荆柳编织等12个手工业生产行业,从业人员500余人。县政府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在大力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扶持小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1950年,按照国家“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在国营经济领导下,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各得其所,共同发展。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一些个体小手工业者逐步编组、建社,改为集体经营。城关、马伸桥、邦均、上仓等集镇先后建立铁木业自行车修理、缝纫加工、荆柳编织、砖瓦、石灰、笤篱、木梳、刻字、印刷、鞋业等合作社(组)。这些社(组)规模虽小,但产品、品种繁多,主要生产小农具和人民生活必要的小商品为主,根据农时季节安排生产,以销定产,计算产值。1951年秋,为组织灾后生产自救,由县供销合作社在太和洼地区组织的鞋业合作社和席业合作社,为蓟县第一批集体所有制企业。1947年11月,上仓兴泰德烧锅被新生的人民政权接收,建上仓酒厂;1952年又增加食品、饮料两家企业。这三家企业为蓟县第一批全民所有制企业。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后,先后建县食品厂、铸造厂、颗粒肥厂,扩建酒厂,加上原有的轧花厂、榨油厂,全县共有6个小型工厂。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06.6万元,加工皮棉475吨,生产食用植物油360吨,生产油饼1325吨。

“一五”期间,由于完成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的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合作社由1952年的2个发展到1957年的37个;从业人员由1952年的64人,发展到1957年的1541人,占全县个体手工业者的81.1%,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由于改变了生产关系,在生产劳动上出现了新的活力,使得手工业总产值有了很大提高。1957年全县手工业总产值完成196.3万元,比1952年增长27倍,平均每年增长5.4倍;劳动生产率由1952年每人平均产值1093元,上升到1786元。

(二)交通

建国初期,蓟县只有北京至山海关和北京经邦均至喜峰口两条过境土质公路,境内总里程约105公里。1950年起,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人民开始对北京至山海关、北京经邦均至喜峰口、津围等主要公路的蓟县段进行修补;把邦侯(邦均至侯家营)、邦仓(邦均至上仓)、仓侯(上仓至侯家营)、仓林(上仓至林南仓)、仓别(上仓至别山)、蓟兴(蓟县至兴隆方向的黄崖关)等主要大车道逐步拓建为简易公路,升为县级公路。1951年8月,在北京至山海关公路上修建的跨越州河的溵溜大桥竣工,国家交通部部长章伯钧剪彩。是年,在津围公路上修建了新六里屯桥,方便了交通。

货运方面,1950年,县委、县政府把全县300余辆闲散私人马车组织起来,在城关、邦均、上仓、马伸桥建立4个运输货栈,从业人员30余人,负责组织货物运输,受当地供销社和县供销社双重领导。1951年,河北省运输公司通县运输公司在县城设立蓟县运输站,组织全县马车参加货物运输。

客运方面,1950年,北京私人汽车公司的汽车每天两趟班车经过蓟县,其中经邦均至县城和经邦均、溵溜、别山到玉田的车辆,均为客货混装。1952年,在县城设立汽车代办站,代售客车票,北京至蓟县开始有客运专车。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农副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953年“一五”计划实施后,全县的交通、运输、邮电出现新的面貌。全县修筑主要乡村公路15条,长达679公里,保证了城乡物资交流的畅通。1955年4月,在全国公路第一次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蓟县被评为全国公路二等模范县,荣获交通部颁发的“依靠群众发展交通”锦旗一面。1956年4月,蓟县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展示了蓟县公路网模型,荣获“继续努力,保持光荣”锦旗一面。与会代表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五一”节观礼。

“一五”期间,由于实行了运输业合作化改造,全县畜力车入社227辆,农兼商业运输车最高达650辆,共完成货运量75.4万余吨,周转量1864.07万吨公里。

(三)邮电 (www.xing528.com)

1949年9月,县政府接管了蓟县地方电话局,县内有电话交换机30门、15门各1台,可直通通县专署和县内的邦均、马伸桥、溵溜、上仓、下营、别山。“一五”期间,全县完成电话线架设1630公里,到1957年年底,全县有15个乡通了电话,占乡总数的28.2%。

(四)商业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贯彻保护私营工商业政策,注意发挥私营商业的作用。到1952年11月,全县商户发展到425家,私营工商业从业人员2609人。

国营商业。新中国成立时,东胜利商店为当时蓟县唯一的国营商店。1949年10月,原有的民办合作社有的撤销,有的合并改组,到1950年4月,全县共建立12个区供销合作社。为活跃城乡物资交流,1950年3月,通县国营商业的各专业公司在蓟县陆续设立了花纱布、酒业专卖、土产食品、百货、盐业信托6个国营商业专业小组,以批发业务为主。这些国营商店的建立,稳定了市场,促进了蓟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集体商业。1949年年底,随着蓟县供销合作社的成立,同时建立了一批区、村供销合作社,形成了一个遍及全县的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供销合作组织。自50年代起,蓟县供销合作社在广大农村发展了代购代销员和代购代销店,充实了基层商业队伍。

集市贸易。1950年秋,全县在原来8大集镇的基础上又增加7个新集市,还根据全县商品生产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设立了一些专业性的市场。县供销社在城关、马伸桥、邦均集市上设立山货栈,收购水果等各种山货;在上仓、下仓、侯家营集市上设立棉花、苇席市场。

1953年“一五”实施后,由于实现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商业日益发展。1953年9月,全县私营商户有618家,从业人员2128人。1953年至1956年,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对粮、油、棉、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商户有的转为经销,有的转为代销,有的停业务农。到1955年年底,被改造的私营商业为722家、838人,占全县私营商业人数55.5%。1956年1月底,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私营商业的各行业纷纷实行全行业合营,全县私营商业人员574人中,除154人属季节性小商小贩和69人转为务农外,全县原有的私营商业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或集体合作经营。1956年6月,在工商科的基础上成立了蓟县商业局,领导全县百货、花纱布、食品、酒业专卖、木材、石油公司等专业公司。到1957年下半年,全县已有国营商店6处、基层供销合作社8处、农村分销店50处、公私合营商店9处,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以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为主导的市场,对保持市场稳定、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县居民购买力也逐年增长。1957年,人均购买力55.69元,比1952年增加78.3%,比1949年增加108.6%;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21.73万元,占“一五”计划的99.85%;比1949年增加141.5%。由于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和合作社商业、私营商业经营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1957年全县商业零售总额中,国营商业占36.9%,比1952年增加16倍;合作社商业占39.3%,比1952年降低38.7%。

“一五”期间,全县主要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大幅度增长。1957年销售棉布9.6万匹,比1952年增加3.41倍;销售食油比1952年增加6倍;销售猪肉比1952年增加3.4倍;销售食糖比1952年增长3.03倍。5年内共销售化肥3199吨,仅1955年至1956年销售双轮双铧犁1335部、水车2654台。以上商品的供应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