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太宗开科取士,五千贡士入选,展现治国雄心

宋太宗开科取士,五千贡士入选,展现治国雄心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太宗上台,对太祖的做法改弦更张,他继位第二年,就大规模开科取士,应试贡士超过五千人,录取的士人多达三百多人。可太宗还不满足,觉得遗材太多,于是又举行了一次特试,录取了二百人。太祖在位十五年,总共只录取了四百五十五人,还不及太宗一年所取。可太宗自有他的打算,不以宰相的意见为然。宋太宗的大规模取士,显示出他治国平天下的雄心。

宋太宗开科取士,五千贡士入选,展现治国雄心

宋太宗上台,对太祖的做法改弦更张,他继位第二年,就大规模开科取士,应试贡士超过五千人,录取的士人多达三百多人。这相对于太祖取士的规模,已是数十倍增长。可太宗还不满足,觉得遗材太多,于是又举行了一次特试,录取了二百人。光这一年,太宗取士达五百多人,是应试人数的十分之一,比例不可谓不高,远非太祖所可想象。太祖在位十五年,总共只录取了四百五十五人,还不及太宗一年所取。太宗取士的气魄不可谓不大,以至于当时的宰相薛居正都有了意见,说是取人太多,用人太骤,不合常规。可太宗自有他的打算,不以宰相的意见为然。

宋太宗的大规模取士,显示出他治国平天下的雄心。不仅录取得多,提拔得也快,如第一次录取的吕蒙正,只用了十一年时间,就走上了宰相的高位。总而言之,太宗的用人政策,给天下读书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那些骤登高位的进士们,相率引用他们的同年好友及乡里故旧,进入政坛,共同角逐权位。这就为同年向朋党的转化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使宋代的朋党在政治中扮演了其他时代不可比拟的重要角色。

新进的士人,在政途上最初可谓春风得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之间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有的人一直顺利,逐步高升,有的人坎坷不顺,屡有起伏。不管个人的境遇如何,人们都被卷进了政治的漩涡,身不由己,有时为了生存与发展,也不得不与上下左右的人较量。在这些较量中,谋略成了必不可少的武器。(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最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这时,科举考试的成功与否,就是第一道关口。十年甚至数十年的寒窗之后,有幸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佼佼者们,在庆幸成功的时候,就面临着新的考验,这就是今后仕途上的挣扎与奋斗。为了不被别人压下去、踩下去,他们不得不把圣贤们的道德文章搁在一边,而把脑袋中的智慧用在与人钩心斗角上。宋代士人的同年朋党,就是这种角斗的反映。现代人回顾历史,必须了解当时人们这种迫不得已的心情中国人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对此是绝妙的剖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