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太宗收复之战的失败与宋元对抗的劣势

宋太宗收复之战的失败与宋元对抗的劣势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经过高梁河之战、岐沟关、瓦桥关等几次作战的惨败,宋太宗没有达到收复失地的目的,反而只能让宋处于守势。这是宋与辽第一次直接开战,这场战争的失败,结束了宋朝统一天下的步伐,并且标志着宋在军事上开始处于劣势。之后的岐沟关之战,对宋太宗的收复失地的雄心是更沉重的打击。这是一场持续了26年的战争,宋王朝不但不能收复失地,反而更加屈辱。可见,对辽作战的失败,是宋人没齿难忘的耻辱。

宋太宗收复之战的失败与宋元对抗的劣势

宋太宗自太平兴国四年(979),就遵循周世宗赵匡胤以来的一贯国策,谋求恢复在五代时期被契丹人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于是发动了“北驱胡虏”之战。然而,经过高梁河之战、岐沟关、瓦桥关等几次作战的惨败,宋太宗没有达到收复失地的目的,反而只能让宋处于守势。

太平兴国四年,在平定北汉后,宋军未经休整和准备,就从太原分路东进,翻越太行山,抵达镇州(今河北正定)。之后宋太宗调发京东、河北诸州的装备和粮秣运往前线。企图乘辽军不备,一举夺取幽州。

当时宋太宗亲自率军出征,从镇州出发,至东易州后渡过拒马河进入辽境,辽方易州、涿州守将投降宋军,不久宋军到达至幽州城南,并将辽驻南京(宋称幽州)的军队打败,接着宋军围攻幽州城。

在此情况下,辽景宗耶律贤派出耶律休哥统帅精兵驰援幽州。当时宋军连续攻城近二十日,士卒疲殆。而休哥所率精兵及时赶到,对宋军发动突袭,宋军不敢接战,欲据高梁河进行抵御。耶律休哥指挥辽军分路向宋军反攻,休哥身先士卒,身被三创犹力战不止。守城的辽军也开门列阵,四面鸣鼓,城中大呼。宋军发觉已被辽军反包围,只能后退。在辽军的追击下,宋军大败,连夜南退,争道奔走,溃不成军。宋太宗也与诸将走散,慌忙之中只找到一辆驴车,坐着南逃。此时,耶律休哥也已受了重伤,昏死过去,不能骑马,辽军就用车载着他,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一直追到涿州城下。

这是宋与辽第一次直接开战,这场战争的失败,结束了宋朝统一天下的步伐,并且标志着宋在军事上开始处于劣势。此战,辽军发挥骑兵优势,远道增援,变被动为主动,给宋军以沉重打击。宋军则是轻敌冒进,首战失利,对以后的与辽作战产生了长远的不利影响。

次年,宋辽又发生了瓦桥关之战。瓦桥关在今河北雄县,地处冀中平原中部,在白洋淀之北,拒马河之南。唐代末年在此设关,以防备北方的契丹南下。瓦桥关东北,又设置了益津关、淤口关,合称“三关”。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时,瓦桥三关便为契丹占据。

太平兴国五年(980)十月,辽军南下攻宋,宋太宗命宋军在关南(今河北高阳东)、定州(今河北定县)、镇州(今河北正定)设防,并亲率大军反击。辽将耶律休哥将瓦桥关包围后,宋援军在南易水与辽军夹河对峙,等待太宗所率主力赶到后再行决战。耶律休哥看准战机,率军迅速渡河,击败不想作战的宋军,次日宋军反击,又被辽军歼灭殆尽。辽军班师之后,太宗的部队还未赶到。

之后的岐沟关之战,对宋太宗的收复失地的雄心是更沉重的打击。岐沟关在北京涿州西南三十里,即《水经注》里所说的“奇沟”,也称“祁沟”。唐末在此设下关塞,称岐沟关。

太平兴国七年(983)五月,辽景宗又率大军南侵,不料辽军战败,多亏耶律斜轸左突右驰,避免了辽军的更大损失。辽景宗随后也得了急病不治而亡,长子耶律隆绪继位为辽圣宗,但他才十二岁,因此凡事由萧太后做主。

此时宋太宗为了取得伐辽的胜利,先遣使与渤海和高丽相约,希望对辽形成夹击的态势,但二国根本无力与辽开战。尽管这样,宋太宗还在雍熙三年(986)春,再次发动北伐。这次他命曹彬向雄州、霸州推进,命米信、田重进从飞狐(今河北涞源)出兵。以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帅,率云、英、朔诸州宋军出兵雁门。(www.xing528.com)

辽朝让耶律休哥率军迎战曹彬,让耶律斜轸迎击潘美、杨业,萧太后也带着儿子辽圣宗至驼罗口(今北京南口)督战。

开始时宋军诸路皆捷,攻克固安南城、寰州、涿州、朔州、应州、云州、新城。

辽萧太后虽是女流,却不乏战略决战能力,她决定利用辽方骑兵特长在平坦广阔的有利地形上集中主力先破宋东路军,再逐个击破,于是部署耶律休哥趋涿州阻击,以耶律抹只驰援幽州,自己与圣宗率精骑在后应援。又命耶律斜轸阻击宋军中、西两路的东进。命勤德守平州海岸,防备宋军从海上袭击侧后。

在宋军诸路取胜的时候,宋太宗深恐辽军断阻宋军补给线。如曹彬十万大军在涿州仅仅十几天时间就吃尽了军粮,只好撤退到雄州等粮草。宋太宗只得让曹彬沿白沟河与米信会合。宋太宗是想等潘美、田重进等东下与曹彬、米信会合,再与辽军决战。

但是,曹彬部下的诸将听说潘美、田重进等连战连捷,深耻自己无功,纷纷向曹彬提出作战的要求,老将曹彬竟然顺从了诸将之意,只带了五日粮草,往攻涿州。

当时,萧太后在涿州东五十里扎营,命耶律休哥轻兵疾行,阻击宋军。宋军走了四天,才进至涿州。时方炎暑,军士疾乏,粮草不继,虽然得到了涿州也不能坚守,又弃之而去。当时曹彬部队人多兵疲,缺粮少水,战斗力大为下降。耶律休哥率骑兵一路追杀,一直追到歧沟关,辽军此时发动了总攻,宋军大败。幸亏宋将李继宣死战,使小股宋军逃出,而大多数宋军,或被杀,或掉入河中,或被俘,死者数万人,沙河为之不流,弃戈甲若丘陵

东路主力大败,宋太宗合围幽州的意图难以实现。辽军开始反扑,攻陷蔚州、寰州等地。宋太宗只好命令潘美,让他与杨业一起护送云、朔、寰、应四州百姓内迁。

时辽军已占据寰州,杨业力主分兵应州,诱辽军向东,另以强弩手千人扼守石竭谷口(今山西朔州南),阻击辽军,以保证民众南撤。监军王倪及潘美却不同意,逼杨业出雁门直趋朔州出战。结果杨业作战失利,回师到陈家谷口(今山西宁武北),潘美、王倪本来应该来此与杨业会合,再一起撤退。但潘美等人害怕辽军,已先行撤走,使得杨业孤军奋战,负伤被俘,绝食而死。这次北伐,又以宋三路大军皆败而告终。

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兵直逼汴京北郊的澶州,真宗被逼亲征,结果还是与辽军讲和,签订了澶渊之盟。这是一场持续了26年的战争,宋王朝不但不能收复失地,反而更加屈辱。当宋真宗与辽缔和时,只能说:“数十年后,必有起而抗之者。”可见,对辽作战的失败,是宋人没齿难忘的耻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