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枯山水庭院的构建方法与技巧

枯山水庭院的构建方法与技巧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64.2.2山水的表达枯山水庭院通过人的联想,将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海岛等景观,用卵石、白沙为主要元素的造景进行展现,用沙将水的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者顿悟并赋予景物特殊的含义。枯山水庭园的特点就是以沙代水,以石代山。

枯山水庭院的构建方法与技巧

4.2.1 物的选择

枯山水中没有过多的材质,不外乎四大元素:沙、石、苔山、植物

沙石大多选用经过分解大小适中的细沙石、花岗岩。它们质地坚硬,外表粗糙,色彩从白色、棕褐色再到近乎黑色的有许多种颜色,看起来很原始。日本的园林专家对沙和水的波纹的态度非常严苛,在具体观摩、模仿真水的波纹之后,发掘出自然界的本质,掌握了水的真谛与精髓,运用到枯山水园林的设计中去。

通过抽象的写意方法,在沙石上描绘出几何图案的沙纹,来表现出波浪和水流,营造了一种意境深远的氛围(见图4-4)。

图4-4

石一般多用土石或石组。大多为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沉积岩表面有棱有角,苍劲挺拔。它是岩石暴露在地表,被风化破坏,转化为碎屑,并由流动的水、风、冰川和其他外力输送,最后沉积在海洋、低地或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区,再经受上万年间的压缩、变化,最后胶结在一起

火成岩是块状的,给人稳定敦实之感。变质岩有美丽的外观和较为密集的纹路。这三种石块本身就具有自然形态,不用过多打磨。岛屿以石头为代表,这是由于岛屿和石头拥有相同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它们之间的形状、纹理、质感等细节非常一致,只是尺寸截然不同,石头更像是岛屿的缩影,所以用石来替换岛,是把大自然浓缩在枯山水之中。枯山水的欣赏线较低,用的石头大多是低矮的,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大石块,这也从侧面表现了日本人谦卑的特点,放下身姿才能更好地观察自我(见图4-5)。

图4-5

苔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绿色植物,阳光充足并且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它的生长,所以在石壁的裸露环境或森林和沼泽地的潮湿环境经常能看见它。苔山在枯山水园林也是山的一种体现,不仅被用来表达古老和枯寂的氛围,同样也能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枯山水的庭院面积普遍偏小,在苔山上铺植苔藓,与山石形成一个整体,并和白沙的干枯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水边的山脉或海中的岛屿。同时用土堆成的山也要符合欣赏需要,成为和缓、低矮的微景观。

因为花容易枯萎凋谢,所以庭园里很少使用开花植物。枯山水庭园给人带来的多是一种凄凉、落寞的感觉,所以枯山水造园中多选用修剪形的常绿的、低矮的树木,或是具有许多分枝但叶子稀少的落叶树。力求从一点一滴的元素中来体现枯山水的“侘寂”之感(见图4-6)。

图4-6

4.2.2 山水的表达

枯山水庭院通过人的联想,将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海岛等景观,用卵石、白沙为主要元素的造景进行展现,用沙将水的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者顿悟并赋予景物特殊的含义。

枯山水庭园的特点就是以沙代水,以石代山。白沙在枯山水园林中用于表达人们在自然界中看到的“水”,在真实世界中,水的波浪、涟漪和旋涡只会稍纵即逝,而枯山水保留了这转瞬即逝的美丽,表达了人们对世间之美的无限依恋(见图4-7)。枯山水是园林设计师对真实水的细化和模拟,以流向、曲直、图形等不同章法模拟不同形态的水波。静水是在白沙之上用帚痕画出缺少变化的线条(见图4-8)。如若想把物体不慎掉入水中突然激起的涟漪表现出来,需要在石组和苔岛周边耙出随石形变化的涟漪式平行线条。水里的旋涡则是先在石组周边耙出几道很深的圆形平行小涟漪,小涟漪接着是一道非常厚、非常高的波纹。白沙经过处理之后,波纹通常会持续很多天。枯山水之所以被称为“精神的园林”,其原因在于枯山水所表达的悲伤的氛围,侘寂之美中所述的无常和残缺的概念相同,时时提醒人们是无法留住这种易逝的残缺的美。

(www.xing528.com)

图4-7

图4-8

在枯山水庭院设计中,石块的摆放具有特殊的考究,这种摆放是一种水墨画似的平衡感的感悟和向往。即使只是放置极少数石块,也不会使相邻的设计产生碰撞冲突。每一组石块相辅相成,保持平衡,又不会掩盖自我的本质特点,体现出日本人对团队协作精神的感悟。摆放后的石块,整体效果完美,协调一致,移动任何一块石块都会破坏它的平衡感(见图4-9)。

图4-9

例如龙安寺石庭,它的整体摆放保留至今,完美的协调性体现出独具一格的魅力。其中十五块岩石被分为五组,配置于庭园之中,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能看全这十五块岩石(见图4-10)。

图4-10

4.2.3 意蕴的体现

由于日本经常发生地震海啸以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土资源特点,使得日本人对事物抱有一种转瞬即逝的“危机”看法,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能体会无常和孤独感。在这种几乎苛刻的生存理念中,他们将事物的短暂存在视为永恒的美丽。特别是面对河流和湖泊等天然淡水等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也造就了枯山水小而精致,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无限的意境的特点,使枯山水园林相比其他园林更富有深刻的禅意意味以及侘寂的深远意境。

以“枯”作为庭院中的设计核心,希望在极有限的庭院的尺度和比例中,布置出散发着幽寂的、适合坐禅冥思的枯山水庭院,这种侘寂之美意境的表达方式即为枯山水(见图4-11)。枯山水中通过树与石的生命与非生命,表达对整个人生只有不执于表面,才能摆脱对欲望的牵绊,获得哲理性的感悟和理解,得到枯与荣、生与死是无界限的启示(见图4-12)。日本民族将衰败的事物看作一种凋零之美,如不在樱花盛开之时欣赏其绽放之美,而是在其衰败凋落之时。这种对事物独特的审美就是日本“侘寂”的一种意蕴的体现。

图4-12

图4-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