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应用遥感技术研究与实践

综合应用遥感技术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东莞市34个区镇在1988—2006年期间6个年份的总生态资产与平均生态资产进行统计,得到各个区镇的生态资产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变化较大。而樟木头、樟木头林场、谢岗等镇的生态资产变化非常小,主要是因为这些镇的经济发展缓慢,城市

综合应用遥感技术研究与实践

东莞市34个区镇(包括樟木头林场与松山湖)在1988—2006年期间6个年份的总生态资产与平均生态资产进行统计,得到各个区镇的生态资产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变化较大。

由表3.43可看出,1988年东莞市总生态资产为89.58亿元,其中虎门、清溪、樟木头等总生态资产较高,分别是7.96亿元、7.73亿元与5.13亿元,虎门东部的林场较多,植被的生态资产较高,而虎门的西部与南部有较多水域,从前面的分析已经知道,水域的生态资产也较高,因此虎门的生态资产在1988年时,在34个区镇中生态资产属于最高的镇;而清溪与樟木头镇,地处东莞东部地势较险峻的地方,森林覆盖率非常高,其保土育肥单项服务价值较高,因此其总生态资产也较高,虎门、清溪、樟木头三镇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分别是43335.50元/公顷、53736.20元/公顷、60498.40元/公顷。从图中看出,沙田、厚街、黄江、塘厦、谢岗等镇的生态资产也较高,其中沙田、厚街地处东莞市西部的水乡片区,水资源非常丰富,其供水功能和废物处理功能的服务价值较高,因而其总生态资产也较高,分别是4.84亿元、3.99亿元,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分别是46327.30元/公顷和32122.60元/公顷;黄江、塘厦、谢岗等镇的面积较大,同时其植被覆盖度较高,它们的生产有机物质功能、气体调节功能与保土育肥功能较强,因此其生态资产较高,其值分别是4.80亿元、4.05亿元、4.64亿元。麻涌、东城、大岭山、长安常平、凤岗等区镇的生态资产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东城、大岭山、常平、长安等镇果园生态系统分布较多,果园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资产较之森林生态系统要低,同时这些区镇的水资源较少,只有少许水库的分布,因此其生态资产并不会太高,其值分别是3.73亿元、3.52亿元、2.63亿元和3.30亿元;麻涌地处水乡片区,同时也是平原区,其水资源比较丰富,使得其生态资产较高,但平原区的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资产较低,因此,其总生态资产也不能太高,仅处于东莞市各区镇生态资产的中等水平,其值是3.66亿元;凤岗处于东莞的最东南角,植被覆盖率较高,单位面积生态资产较高,为38112.40元/公顷,但由于凤岗镇面积较少,使得其生态资产仍然处于中等水平。

表3.43 1988—2006年东莞市各镇生态资产变化

续表

续表

(www.xing528.com)

图3.48 1988—2006年各镇总生态资产和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分布图

如图3.48所示,1993年东莞市各镇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分布出现几个典型的片区格局图中部与北部的中堂、高埗、石碣、石龙、石排、企石、桥头、横沥、茶山、常平、大朗、寮步、东城、南城、厚街、万江、望牛墩等区镇的形成的片区较低,它们的值为21453~32508元/公顷,这些区镇地处丘陵与平原地区,覆盖了较多的农田与果园,从前面分析可知,这些特点导致其保土育肥功能的服务价值较低,因而其总生态资产并不会太高。莞城为东莞市的市中心,建设用地覆盖率较高,植被、水体的面积覆盖率较低,因而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弱,其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仅为10395.70元/公顷,加之莞城的面积较小,其总生态资产仅为0.12亿元。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分布最高的几个区镇分布也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东莞市东部的谢岗、樟木头、清溪与樟木头林场等区镇,其值为54621.00~65675.50元/公顷,其中樟木头林场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最高,为65675.50元/公顷,但由于其面积较小,总生态资产仅为1.96亿元,在东莞市各镇中处于中等水平;而清溪镇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是55286.30元/公顷,比樟木头林场要小,但由于其面积也较大,使得清溪镇总生态资产处于东莞市最高水平,为7.95亿元。平均生态资产处于中等水平的主要分布在水乡片区的麻涌镇、洪梅镇、道滘镇以及南部的虎门、长安、大岭山与松山湖等镇,它们的值为32509~43564元/公顷,麻涌、洪梅、道滘等镇虽然地处平原地区,植被覆盖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这些特点使其生态资产非常低,但由于河流、基塘较多,水资源丰富,供水功能和废物处理功能较强,因此这些镇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并不会太低,使得它们处于中等水平;虎门镇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为40854.80元/公顷,处于东莞市各区镇的中等水平,但由于其面积较大,使得其总生态资产高达7.50亿元,仅次于清溪镇。

1997年东莞市各区镇单位面积生态资产的分布格局相对于1993年稍有变化,主要体现在最低值的区镇个数增加,如新增加的南城、石碣镇,石碣镇单位面积生态资产由1993年的25138.90元/公顷降低为20361.90元/公顷,南城由23816.30元/公顷减少到19956.70元/公顷,总生态资产由1.39亿元减少到1.17亿元。麻涌镇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有所增加,在1993年各镇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分布格局中,麻涌镇属于东莞市中等水平,到了1997年,由于麻涌镇的水域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增加,该镇的处理废物功能与提供水资源的功能增强,因此其生态资产有所增加,总生态资产是3.84亿元,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为44574.70元/公顷。紧挨麻涌镇的中堂镇,与麻涌镇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就是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基塘面积增加,增强了处理废物功能与提高水源功能,使其单位面积生态资产由31804.00元/公顷增加到34398.70元/公顷,总生态资产由1.90亿元增加到2.05亿元。另外,生态资产增加较明显的有高埗镇有道滘镇,这些镇的生态资产增加都有类似的特征,都位于东莞水乡片区,水域生态系统的面积都增加,从而使其生态资产增长。从1993年到1997年,生态资产减少比较明显的区镇主要有黄江、大朗、凤岗、长安、厚街、常平、茶山等镇,在该期间,东莞市城市扩张较为迅速,大量的农田与果园流失,使得这些镇的生态服务功能减弱,导致生态资产降低,如黄江由1993年的47368.00元/公顷减少到1997年的41766.60元/公顷,总生态资产由5.13亿元降低到4.52亿元。而樟木头、樟木头林场、谢岗等镇的生态资产变化非常小,主要是因为这些镇的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扩张不如其他区镇强烈,因此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比较稳定,生态资产变化也就不大。经济发展较快的虎门镇,虽然城市扩张较为迅速,降低了新增加的城乡用地的服务功能价值,但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不少农田开垦为水域生态系统,这种变化又抵消了城市扩张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降低,因而整个镇的生态资产变化非常小,1993年虎门镇的总生态资产是7.50亿元,1997年的总生态资产是7.52亿元,略有增加。

2001年东莞市生态资产分布格局如图3.48所示,各等级的图斑分布较为破碎,从总生态资产看,虎门与清溪镇的总生态资产位居各镇的前列,它们的生态资产分别是7.43亿元和7.50亿元,但它们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并不是最高的,分别是40468.40元/公顷和52143.30元/公顷,这无疑是与虎门、清溪的行政区面积较大息息相关的。石碣、莞城、寮步、桥头、常平等镇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较低,为9789.88~20592.00元/公顷,其中莞城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最小,仅为9789.88元/公顷,总生态资产为0.11亿元。谢岗、樟木头、樟木头林场等植被盖度较高的镇,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仍然居于东莞市各镇之首,其值最大的樟木头林场高达63799.10元/公顷,但比1997年的64927.40元/公顷稍有降低,主要是2001年度的降水量比1997年稍低,植被的气体调节功能、生产有机物质功能等服务功能价值略有降低。西部水乡片区的麻涌、沙田、虎门、洪梅、道滘、中堂等镇,由于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其单位面积生态资产较高,为33276.40~45351.00元/公顷,其中沙田最高,为45351.00元/公顷,总生态资产是4.74亿元。大朗、凤岗、大岭山、塘厦等镇在20世纪90年代植被盖度非常高,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也较高,但由于东莞市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农田与果园被开发为城镇用地,使得这些区镇的植被盖度大幅下降,到2001年,这些镇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不足32000元/公顷。南城与松山湖相对于1997年的生态资产略有增加,1997年松山湖与南城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分别是36821.60元/公顷和19956.70元/公顷,到了2001年分别是38945.10元/公顷和21597.90元/公顷,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这可能是这些区镇在该期间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所致。

2006年东莞市各区镇生态资产分布格局与往年有较大的区别,单位面积生态资产较低的区镇增加较多,主要分布在东莞的中部与北部,主要有石龙、石碣、高埗、万江、莞城、南城、寮步、横沥、大朗、常平、桥头等镇,其中石碣为14994.60元/公顷、石龙为19383.50元/公 顷、高 埗 为17553.90元/公 顷、万 江 为16259.90元/公 顷、横 沥 是21088.90元/公 顷、莞 城 为8002.65元/公 顷、桥 头 为17340.90元/公 顷、寮 步 为14364.20元/公 顷、南 城 为18540.40元/公 顷、常 平 为16025.80元/公 顷、大 朗 是13385.80元/公顷,这些镇的城镇用地覆盖率高、地势平坦、植被覆盖度低、水资源也较缺乏,使得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差,因而其生态资产较低。东莞的西部与东部的各区镇生态资产较高,水乡片区的麻涌、沙田、洪梅、道滘、虎门等镇的生态资产仍然较高,它们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分别是35722.20元/公顷、41217.10元/公顷、37561.50元/公顷、34394.10元/公顷、38586.80元/公顷,总生态资产分别是3.08亿元、4.31亿元、1.25亿元、1.90亿元、7.08亿元,其中虎门的总生态资产最高,这主要是因为虎门比其他区镇的面积要大;东部的樟木头林场、樟木头、清溪、谢岗等镇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比西部水乡片区的更高,它们的值分别是73876.80元/公顷、60817.10元/公顷、56453.00元/公顷、60655.30元/公顷,樟木头林场的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是1988—2006年18年间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最高的一年,也是各个区镇中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最高的,主要是因为2006年东莞市降水丰富,是东莞市1958年以来降雨最丰富的一年,同时太阳光照也较强,我们知道,降水丰富对植物长势的直接影响就是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与太阳光能和二氧化碳,产生更多的有机物质(糖类),使其气体调节、营养物质循环、生产有机物质等服务功能增强,从而其单位面积生态资产增加,又由于樟木头林场很少被采伐和开发为其他用地类型,因此樟木头林场在2006年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是近18年来最高的,高达73876.80元/公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