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惊艳小篆:中国艺术史书画卷一

惊艳小篆:中国艺术史书画卷一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讲完了李斯辉煌而又悲催的一生,我们再回头好好欣赏一下在中国艺术史上惊鸿一现的小篆。秦始皇听了李斯的建议,命令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字体。此时的中国急需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李斯和赵高便奉秦始皇之命创作了这种标准字样,这便是小篆。小篆并不是照搬秦国文字,而是李斯在秦文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规范和修改工作的基础上产生的。小篆的名称则是为了尊崇大篆而卑称其“小”的。

惊艳小篆:中国艺术史书画卷一

讲完了李斯辉煌而又悲催的一生,我们再回头好好欣赏一下在中国艺术史上惊鸿一现的小篆。

公元前2 2 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丞相李斯马上建议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尤其把统一文字当成头等大事来办,因为他想起了他年轻的时候做刀笔吏遇到的烦恼,而且他也清楚,这种混乱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伤害。秦始皇听了李斯的建议,命令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字体。此时的中国急需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李斯和赵高便奉秦始皇之命创作了这种标准字样,这便是小篆。

小篆并不是照搬秦国文字,而是李斯在秦文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规范和修改工作的基础上产生的。他把原有大篆中的倾斜笔画都尽量地规范成横或者竖,增加了字体的稳重感,也使得不同笔画的文字看起来大小一致;并使原本左右不均的两部分尽量均衡,这样一来很多字看起来都是左右对称的。

小篆的名称则是为了尊崇大篆而卑称其“小”的。紧接着,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

延伸阅读

既然小篆之前各诸侯国使用的字体统称“大篆”,那么这里有必要给大家补充说明一下当时的“大篆”是一种怎样的字体。

广义上讲,小篆出现之前的字统称大篆,我们经常提到的甲骨文金文等这些春秋战国的文字都叫大篆。狭义上讲,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叫大篆。但是大篆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字体,大篆的写法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差异很大,比如同一个“马”字各国都有不同写法(图4.4),而且看起来差别还相当的大。(www.xing528.com)

图4.4 大篆中“马”的各种写法

图4.5 秦使用的石鼓文拓片

当时天下的文字主要分这么四大系:齐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鸟虫篆)、秦系文字(有名的石鼓文、诅楚文)(图4.5)。王国维先生就提出过:其实秦国的文字跟六国差距较大,秦用籀文更接近西周的大篆。这是因为,秦国虽然军事力量高出一截,但是其他六国的文化和经济活动却更胜一筹,这就促进了其他六国文字的迭代速度,而秦国的文字反而对西周的大篆保留得更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